想要轰炸三峡大坝?看完周围部署的军事力量,谁还敢动坏心思

2023-01-11   一耿历史

原标题:想要轰炸三峡大坝?看完周围部署的军事力量,谁还敢动坏心思

水利工程在各个国家中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出现无法预估的损失。这也是战争中,敌方要对水库大坝进行重点打击的原因所在。提起中国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这个名字便会率先涌现在人们脑海之中,这个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的大坝,在防洪、发电、航运各方面上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峡大坝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是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深知其中利害。2004年以来,外国就有专家宣称:通过轰炸三峡大坝,可以有效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十多年过去,三峡大坝仍然没有受到一丝损坏,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鲁尔水坝

英国炸毁鲁尔水坝,数万人不幸遇难

两军作战时,水坝往往是对方进攻的主要目标,这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次事件就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和德国到了炮火相向的地步,然而此时的英国却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19世纪末期,德国正在以惊人的力量崛起,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却开始逐渐没落,两方的实力差距显而易见,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英德战争局势愈发严峻,英国被德国打得节节败退,如果按照这种情形下去,英国必将大败。为此英国高层领导特别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众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会议结束后,英方确定出了一个的计划,那就是炸毁德国的水坝。对于这一行动,英国称之为“惩戒行动”。

英国此次炸毁的目标地点就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上方的一系列水坝不仅满足了工业区的大量水电需求,同时还对鲁尔地区的运河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尔水坝的存在对德国而言实在太过重要,德国为防止他国袭击也是为水坝准备了众多保护措施。为了拦截导弹,精心设置了防护网,甚至还特意派遣军队驻扎在水坝附近,然而这些措施却都没能防得过英国的偷袭。

德国对水坝的保护措施其实也让英国感到非常头疼,英国为了能够顺利地炸毁鲁尔地区的水坝,私底下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实行水下爆破是最可行的方法。可是此时的英国却又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鲁尔水坝有着十分精密的反鱼雷网保护,普通炸弹根本难以突破防线。最终,负责此次爆破行动的科学家沃里斯提出了“跳弹”的想法,“跳弹”顾名思义也就是弹跳起的炮弹,即模拟打水漂的形式让炸弹进行滑移。

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改进,“跳弹”制作圆满成功。与此同时,英国还特意组建了一支轰炸队,开始了对鲁尔地区的水坝轮番轰炸的破坏行动。三座水坝中,默内河谷水坝率先被毁坏,强大的水流如光柱一般急涌而出,超过1亿立方米的洪流瞬间吞没下游的土地和住宅。随后,英国轰炸队又开始着力对另外两座水坝进行轰炸。

鲁尔地区水坝的崩溃对德国的农业、运输业、工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导致了下游数万居民不幸在洪水中遇难。英国的偷袭让德国境内出现了巨大的骚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德国战时实力锐减,为德国战争的失败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建设一波三折,庞大规模引发世界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的流域自然是十分宽广,它在数十年间为江苏、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量,可说是中国极具意义的一项重大工程。然而三峡大坝在当初的建设上却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那当时在建设三峡大坝工程时,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呢?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想在长江上游建设水电站,此人便是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与西方诸国的劣势显而易见地表露了出来。孙中山先生看着如此衰败的中国感到心急如焚,当得知很多西方国家建立水电站时,孙中山先生便和一众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商讨,准备效仿西方建立水电站,而长江无疑就是最合适建站的地方。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衰败,加上社会动荡不安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修建水电站这一伟大的想法只能被搁置。

蒋介石

1932年,国民政府开始做出进一步的规划,但在勘察和设计工作做完后,政府却突然没有了下一步的行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蒋介石并没有选择过多关注,而是把全部的精力用于对付共产党员身上,没有蒋介石的支持和批准,建立水电站一事自然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1944年,中国与日本的战争接近尾声,蒋介石开始认识到建立水电站对中国的重要性。由于中国缺少技术和经验,蒋介石只得寻求美国的帮助,但美国却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便是要求中国向美国出口化肥用以抵债。权衡利弊之下,蒋介石最终选择点头答应这一条件,随后美国便派遣专家团队到中国进行实地视察和帮助。美国专家在经过一番详细地考察后,向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即在南津关到石牌的这段距离间选定建坝具体位置,进行修建水电站工程。

周总理

为了更好地修建水电站,中国还特意组织多名专家赴美学习先进技术,可接下来的一幕却又打破了预期的设想。随着蒋介石率先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友好关系彻底破裂,中国再次陷入战乱时代。随着共产党一步步取得胜利,国民党的形势就显得十分被动,再加之国民党经济出现了严重萎缩,这样一来便导致建立水电站的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建站计划只得被迫停止。

建国后,中国开始进入到快速建设时代,周总理多次对三峡进行过视察工作,就连毛主席也对三峡建立水电站一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三峡建水电站耗费巨大不说,若是一旦失败这必定会是一件极伤中国元气的事情。

葛洲坝

然众领导也深知:水电站建成后定会为中国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国家领导人就三峡建设水电站一事,在五年内曾多次召开会议,对三峡建水电站一事是否可行,建坝条件如何和需要多少资金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讨论。

1988年,葛洲坝的成功建立让众人的目光再度齐聚三峡之上,葛洲坝的运行意味着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水电站,在三峡上建水电站自然也不会是难事。在专业人员的考察下,三峡水电站于1994年正式动工,直至2009年才全部完成,耗时15年。

三峡大坝

铜墙铁壁,外加强大的军事保护

2020年,三峡水电站再次创下纪录,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遥遥领先。三峡大坝历年来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那对于中国而言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三峡大坝,外人真的没有打过它的注意吗?回答肯定是有的,但中国对三峡大坝的保护也绝不是随便说说的。

三峡大坝单从建筑用材上就已经可以吓退很多心怀不轨之人,2700万吨的混凝土、26万吨钢材和30万吨钢筋建成的三峡大坝,就像是一座铜墙铁壁一般。要想撼动如此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巨兽”,普通的炮弹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其实在建立三峡大坝之前,专家人员就曾预想过日后是否会有人对大坝进行破坏,为此专家人员还特意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模拟实验,所以别说是普通炮火,就是核武器也很难将三峡大坝彻底破坏。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除了自身有难以攻克的“盔甲”外,我国还在其周边进行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以三峡大坝为轴心,四周层层派兵把守,可以说是一只苍蝇也难以飞进。此外,我国还动用了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解放军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对境外导弹进行拦截和防御。

空中领域同样不遑多让,各种军用战机随时准备,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应有尽有,一有突发情况便可以让敌人有来无回。同时三峡大坝四周还配置了各种雷达装备和电子预警设备,敌人根本无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看完这些军事部署,我想没人敢惹中国,也没有人敢轰炸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

重要的一点还有中国如今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法之人一旦对三峡大坝实行破坏行动,那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更加有力的回击。不法之人也是深知此道理,再加上中国对三峡大坝的严密保护,他们就算是有贼心也没有这个贼胆。其实关于三峡大坝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不妨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