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人,这个车站将于暑运后关闭

2019-07-26   金堂零距离

火车北站

作为成都的重要交通枢纽

深深地隐藏在城市的血脉之中

囊括了一代代旅客们的期许与征途

起点与终点的并合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

“挤”“噪”“乱”

好像已经成了火车北站的代名词

为了不让大家失望

这一次,北站准备好华丽变身啦!

据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了解,截止目前,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已完成北站房主体结构和屋面钢结构、行包房,成都北站至东站之间的引入线工程建设。

根据铁路部门确定的火车北站建设过渡方案,成都北站将在2019年暑运后停办客运业务,进入全封闭改造阶段,届时将在成都西站分流普速客车业务,在成都东站分流动车客运业务,预计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

同时,成都铁路枢纽西环线成都南至红牌楼段(紫瑞隧道)力争年内启动建设,为枢纽换线实现全线双线贯通,开行公交化列车创造必要条件。

火车北站是很多人

对成都的初次印象

它陪伴了我们67年的征途与归家

这些记忆,你还记得吗?

1952年7月成渝铁路开通,火车北站就开始了它67年的运输生涯,也是成都最老的火车站。

1984年,首次进行扩建,候车大厅的“成都”二字取自郭沫若先生的笔迹;

2010年2月,无数人在火车北站徘徊等待,那是它迎来的第一次“春运高峰”,也打开了我们对于春运的“最初印象”;

2011年,一天发送旅客12.2万人,北站春运创下历史;

2012年春运,开始实名制验票;

2013年,买火车票可以电话或者网络订票了;

2017年,北站买票可以使用支付宝,更加便捷;

2019年,北站进行封闭改造;

....

这是追梦的第一站

“美女,住宿,走不走?”

“帅哥,走哪里,坐车不?”...

各类招呼声都是对火车北站的初印象

踏着最真实的声音,“蓉漂”从这儿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归家的起点

仅看到进/出站口,脚步便愈发加快

在外的疲惫和委屈,似乎得到了释放

因为知道,在路的那头有最思念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当你生活感到不顺时

一定要去火车站看看

瘫坐在车站各个角落的旅客

因怕错过时间气喘吁吁的狂奔

车站送别的悲欢离合...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过着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火车北站

不仅是成都最老的火车站

更是承载无数人回忆的地方

第一次经历离别

第一次梦想启程

第一次好奇幻想

....

装满了来来往往的行人

对未来、梦想的期盼与向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暂时的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

改造后的火车北站将会带来惊喜

1.从铁路综合枢纽概念拓展到立体城市枢纽概念

火车北站综合枢纽(效果图)

集高铁、地铁、BRT三网合一,形成高效舒适人性化的换乘体系。集聚商业商务功能,拉动周边产业提升;部分上盖铁路站台,实现南北有效联系,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站城有机融合。以人民北路为基础,构建人民北路发展轴,拉动区域产业,展示城市形象。以中央公园为核心,打造中央人文景观轴,串联生态景观,传承历史文化。

2.从地上设计拓展到地下设计

火车北站南广场综合枢纽一体化设计(效果图)

项目北至站北路,东接北星干道,西、南临府河。其中,城市设计研究范围4.8平方公里,详细城市设计范围1.08平方公里;地下空间研究范围1.76平方公里,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建筑设计6.6万平方米。设计范围广泛,地上地下空间实现了无缝联动设计。

3.从建筑设计拓展到城市设计

南广场效果图

打造成都站综合枢纽,构建片区核心。它将是一个集产业集聚、空间共享、门户形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核心。通过集聚商业商务功能,拉动周边产业提升,形成城市经济新增长点;通过部分上盖铁路站台,实现南北有效联系,增加公共开放空间,促进站城有机融合;环绕成都站,两侧建筑逐级提升,构建大气舒朗的国际现代门户。

六大亮点

1、贯通南北交通

利用站台过境道贯通人民北路,下穿北站西一路和北站东一路。

2、构建中央公园

取消北站西二巷,整合中央公园。

3、传承历史文化:

理顺片区肌理重构大院空间,延续历史记忆植入文创产业。打造蓝绿交融,立体多样的绿化系统,构建中央文创绿心。

4、提升国际门户形象:

设置地标建筑群,构建南广场两侧、人民北路天际线。

5、构建立体步行网络

两轴两环的蓝绿骨架,地面、空中、地下三层立体步行网络。

6、打造活力地下空间

“9”字形地下空间体系,400米商业价值最大化的TOD 开发模式。

火车北站见证了城市的“离合”

经历着岁月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暂时的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它的华丽蜕变吧!

若需前往乘车的堂粉儿,可要提前做好规划哦~

(部分信息来源于四川省院/住享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