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949字,阅读约需2分钟
提起“古典美”,你会想起什么?
汉之清丽,唐之雍容,宋之雅致……不论哪一种美,大多已尘封在故纸堆中、凝固在丝绢画上,甚至只能从残留的服饰上得到惊鸿一瞥。
不是没有人想过借大众传播之手将已经逝去的美好引入当代生活,将承载着古典之美的音乐、舞蹈、戏曲、甚至古老的故事搬上舞台。
这些节目或让人为“美”惊艳,或让人为“技”击节,或让人为“情”动容,但鲜少有能让人惊艳、击节、动容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典美在现代依旧蓬勃的生命力,愿意为之研习、传播和创作。
最近,有个综艺节目似乎做到了。以聚焦中华古典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之美为主旨的《美好年华研习社》已播出过半,热议话题也不断出圈,持续引起讨论。
通过“传播价值”实现“价值传播”
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从创作理念到节目形式再到舞美设计上全方位的创新。
事实上,在节目开始时,研习社发起人汪涵和马可就在“美好年华报刊亭”里,用一句话概括了创社宗旨,也将创新理念展露无遗:“把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传播价值” 。
什么有传承价值,毫无疑问,历史沉淀的美。怎么有传播价值,毋庸置疑,找到一个支点,撬动观众的感官,进而俘获他们的心。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节目选择的“支点”是女性,或者说历朝历代的“宝藏女性”,如赵飞燕,如孙寿,如虞姬,如花木兰,如洛神,如黄月英……她们或是传奇,或是传说,每一个都聪慧、有创造力、敢于坚持自我、引领社会潮流,是历史最具象、最鲜活,最容易引发共情却也最经常被忽视的美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上同时承载着时代的超越性和局限性,这恰恰赋予文化综艺创作以无穷的“富矿”和无限的空间:从她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可以解剖当时社会横切面,洞见一个时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美学成就;而以她们共有的美好品质和独特的思想个性为锚点,则能更好定位古今思潮的变与不变。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由班婕妤、赵飞燕赏汉服纹章;孙寿看东汉美妆;黄月英引出三国“太太团”,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引出大唐女子天团;公孙大娘看唐之梨园兴衰,张小娘子看宋医道风采……有了支点,下一步就要抓住观众。最直观也最具冲击力的首当其冲是舞台表演本身的感染力和“呼吸感”。
古代服章的材质、形制、纹样、绣工……史书上晦涩的描述走进现实原来是如此光彩照人。
“美!”“古风妆造就要照这个标准卷起来!”几乎每一个节目的“自来水”首先都是被精良的服化道所俘虏。尤其是“汉”与“唐”两场大秀,126人的汉服形制秀,呈现了汉代服饰,充满格律诗一般规整严谨端正的美;大唐美人、职业女性、女官、公主,乃至从文化到科研、对外交流等各色人才争奇斗艳,“群星”璀璨,人数之众、服饰之多样更是倍显震撼。
不得不说,舞美是其中一大“加分项”。没有酷炫的LED大屏,没有喧宾夺主的VR/CG/AR特效,有的只是专业的置景和画龙点睛的灯光,舞美上做“减法”,更衬托出古典之美的绚丽多姿。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从创作理念到节目形式再到舞美设计上全方位的创新。
事实上,在节目开始时,研习社发起人汪涵和马可就在“美好年华报刊亭”里,用一句话概括了创社宗旨,也将创新理念展露无遗:“把有传承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传播价值” 。
什么有传承价值,毫无疑问,历史沉淀的美。怎么有传播价值,毋庸置疑,找到一个支点,撬动观众的感官,进而俘获他们的心。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节目选择的“支点”是女性,或者说历朝历代的“宝藏女性”,如赵飞燕,如孙寿,如虞姬,如花木兰,如洛神,如黄月英……她们或是传奇,或是传说,每一个都聪慧、有创造力、敢于坚持自我、引领社会潮流,是历史最具象、最鲜活,最容易引发共情却也最经常被忽视的美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上同时承载着时代的超越性和局限性,这恰恰赋予文化综艺创作以无穷的“富矿”和无限的空间:从她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可以解剖当时社会横切面,洞见一个时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美学成就;而以她们共有的美好品质和独特的思想个性为锚点,则能更好定位古今思潮的变与不变。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由班婕妤、赵飞燕赏汉服纹章;孙寿看东汉美妆;黄月英引出三国“太太团”,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引出大唐女子天团;公孙大娘看唐之梨园兴衰,张小娘子看宋医道风采……有了支点,下一步就要抓住观众。最直观也最具冲击力的首当其冲是舞台表演本身的感染力和“呼吸感”。
古代服章的材质、形制、纹样、绣工……史书上晦涩的描述走进现实原来是如此光彩照人。
“美!”“古风妆造就要照这个标准卷起来!”几乎每一个节目的“自来水”首先都是被精良的服化道所俘虏。尤其是“汉”与“唐”两场大秀,126人的汉服形制秀,呈现了汉代服饰,充满格律诗一般规整严谨端正的美;大唐美人、职业女性、女官、公主,乃至从文化到科研、对外交流等各色人才争奇斗艳,“群星”璀璨,人数之众、服饰之多样更是倍显震撼。
不得不说,舞美是其中一大“加分项”。没有酷炫的LED大屏,没有喧宾夺主的VR/CG/AR特效,有的只是专业的置景和画龙点睛的灯光,舞美上做“减法”,更衬托出古典之美的绚丽多姿。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以人为本,以史为循
但看节目正如品佳肴,有声有色之外更要有滋有味。让观众忍不住“真香”的正是这一“文化饕餮”形式。
历史依旧是选择“食材”的唯一标准: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价值观,在塑造人物时,从发起人到年轻社员们无不是充分研习创作对象的生平乃至所属时代的背景;在打造妆容服饰时,更是对细节精细到近乎苛刻:上衣下裳用布几幅均严格合乎记载规范;飘飘衣袂上的信期绣、杯纹、云气绣等种种纹饰都源自汉墓出土文物;堕马髻等发髻,血痕妆、啼妆的妆造方法等一一都比照着古书、古画中的样式力求还原……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而在严谨的历史框架下,节目并不人为地再为“烹饪方式” 限定条条框框,将内容创作的权力大胆下放给年轻社员,于是,古与今,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以最难以预料的方式产生交融、碰撞:国风+Rap,音乐秀+脱口秀,现代舞与古典舞、民族舞混搭……从社员到嘉宾创造力被无限激发:他们作词作曲、击鼓起舞,还有武术传承者行云流水地舞起红缨枪,文化之精粹、古典美之灵魂从当代青年的笔与歌,言与舞中汩汩流淌而出。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当古人们穿着最符合时代的精美服章,表达最符合自我的思想,用的却是观众最能理解的语言和感兴趣的形式,今人眼中展示“古典美”的“橱窗”就被打破了——哪怕时过千年,你的思想、情绪、个性和象征的美,依旧在我的生活中呼吸、血脉中澎湃。中华文明五千年沉淀的美,依旧是“活着的”,这是文化自信最鲜活的注脚。
但看节目正如品佳肴,有声有色之外更要有滋有味。让观众忍不住“真香”的正是这一“文化饕餮”形式。
历史依旧是选择“食材”的唯一标准: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价值观,在塑造人物时,从发起人到年轻社员们无不是充分研习创作对象的生平乃至所属时代的背景;在打造妆容服饰时,更是对细节精细到近乎苛刻:上衣下裳用布几幅均严格合乎记载规范;飘飘衣袂上的信期绣、杯纹、云气绣等种种纹饰都源自汉墓出土文物;堕马髻等发髻,血痕妆、啼妆的妆造方法等一一都比照着古书、古画中的样式力求还原……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而在严谨的历史框架下,节目并不人为地再为“烹饪方式” 限定条条框框,将内容创作的权力大胆下放给年轻社员,于是,古与今,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以最难以预料的方式产生交融、碰撞:国风+Rap,音乐秀+脱口秀,现代舞与古典舞、民族舞混搭……从社员到嘉宾创造力被无限激发:他们作词作曲、击鼓起舞,还有武术传承者行云流水地舞起红缨枪,文化之精粹、古典美之灵魂从当代青年的笔与歌,言与舞中汩汩流淌而出。
美好年华研习社供图
当古人们穿着最符合时代的精美服章,表达最符合自我的思想,用的却是观众最能理解的语言和感兴趣的形式,今人眼中展示“古典美”的“橱窗”就被打破了——哪怕时过千年,你的思想、情绪、个性和象征的美,依旧在我的生活中呼吸、血脉中澎湃。中华文明五千年沉淀的美,依旧是“活着的”,这是文化自信最鲜活的注脚。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 “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