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岛国新片低调上榜。
大尺度镜头不在少数,却并无低俗之感。
整体基调很丧,但丧到尽头便是燃。
日剧女神尾野真千子在片中“下海”,牺牲不小。
讲述的是疫情背景下,一名性工作者单亲母亲被嫌弃的一生——
《茜色如烧》
七年前,良子(尾野真千子 饰)的丈夫(小田切让 饰)死于一场车祸。
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肇事者误把油门当刹车一脚踩下去,立时鲜血满地。
镜头前绽开的茜色血花,点出了影片的标题。
良子的人生也就此彻底改变。
她不得不独自背负起养家的重担,一力抚养儿子、赡养公公,还承担了另一个陌生孩子的生活费。
片中良子的每一笔消费,都会以记账簿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向观众展示她的真实财务状况,这个家庭生活的捉襟见肘一目了然。
房租27000日元,养老院165000日元,一份盖浇饭380日元……
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
生活本就举步维艰,一场疫情的到来,更是彻底将良子的生活击垮。
筹钱经营的咖啡厅倒闭之后,她不得不身兼多职。
白天在超市的花店工作,夜晚在风俗店提供服务。
可疫情之下,僧多粥少,工作机会屈指可数。
公司上级找到超市经理,吩咐他给一位大客户的亲属安排一个实习岗位。
可超市根本不缺人手,上级就向经理施压,让他自己想办法,暗示他将良子开除。
压抑的大环境中,对他人的粗暴冷漠,成为了一些人自我保护的手段。
一开始还稍显为难的经理,很快便放下了迟疑。
脚下的步伐由缓转急,由迟疑转为愤怒。
他将这种愤怒一股脑撒在了良子身上,开始吹毛求疵地挑刺找茬。
他质问良子,是不是把超市破损的花带回家了。
没等良子回答,便严肃强调这是违规操作。可在那位客户亲属出现之前,他从没说过这是违规的。
良子刚想辩解两句,经理便立刻用高八度的怒吼堵住了她的嘴。
“谁允许你这么做了?”
不忍心看那些还没有失去生命的花就这样被处理掉,本不富裕的良子出钱买下一支。
下班后经过门口,儿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良子着急与对方谈论儿子遭遇校园暴力的问题,便停下接起手机。
谁知经理怒气冲冲地走出店门,狠狠推了良子一把,一个劲摆手示意她赶紧离开,因为店里禁止员工在门口打电话。
尽管被如此对待,良子也只是挤出一抹尴尬的笑容,低声下气地道歉。可最终还是被经理以荒谬的理由开除。
风俗店的工作,也不尽如人意。
相比店里其他的年轻女孩,人至中年的良子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客人不会主动点她。
偶尔上钟时,还会被客人嫌弃,“有点老啊……算了就这样吧,换人太麻烦了”。
她也不在意,双眼眯成线,嘴巴挤出一个大大的弧度:“太好了!”
服务比其他同事更卖力,也更谄媚。
可客人临走前还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我还是喜欢更年轻的。”
剩她窘迫地站在原地。
良子放弃自尊,勉强过活。
就连看见蟑螂都不忍心去踩,因为那副人见人嫌的模样像极了今时今日的自己。
而造成她如今困境的始作俑者——那位当年那位撞死丈夫的肇事者,却没有付出过任何代价。
因为曾是个高官,又患有阿兹海默症,警方甚至没有逮捕他。
在这起事故之后,良子也一直没有接受对方提出的车祸赔偿。
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没有等来一句道歉。
良子尝试过向肇事家属讨要说法,却被对方视为眼中钉处处提防。
明明是受害的一方,却反被当成寻衅挑事者。
七年后,那位老人去世,良子不请自来地出现在了对方的葬礼上。
结果自然是被对方家属骂骂咧咧地赶出来。
他们不理解良子的行为,认为她是受人指使,另有企图,还派律师对她进行威胁。
面对咄咄逼人的律师,她几次想吐露心声,却接连被对方冷漠打断。
其实良子在意的,只是那句再也等不到的道歉。
在同事的撮合下,良子与离异的初中同学熊木重拾旧情。
熊木信誓旦旦地对良子承诺:“没关系,都交给我吧,我会照顾你的。”
信以为真的良子以为生活终于迎来转机,于是辞去风俗店的工作,全心迎接新的生活。
在两人发生关系前,良子向熊木坦白自己曾经在风俗店工作的经历。
对方听后一脸难以置信,
不是因为这份工作,而是他没想到良子会把这段感情当真。
“不会吧,我们都是已婚过,大家不都是玩玩而已吗,你不会当真了吧?”
他嬉笑着扯去良子挡在胸前的被子。
虽然作为风俗店小姐,片中已经多次出现良子赤身裸体的模样。
但这一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羞耻,比在店里还要耻辱一万倍。
尽管饱经风霜,在良子脸上,却总是挂着略显违和的笑容。
被律师羞辱,她笑着应对;
被经理责骂,她笑着道歉;
被客人嫌弃,她依然笑着讨好……
在重重冒犯与打压之下,影片通过各种角色之口向良子提出了全片的核心问题——
“你为什么不生气?”
每每被这样问起,良子只是逃避似地回复一句:“我们一起熬过去吧。”
事实上,良子并非不生气,而是她不能生气。
她的忍耐,是作为母亲保护孩子的私心,是习惯了被看轻被的讨好,是年已至此的无奈。
因为相比生气,她更怕失去工作;
相比生气,她更怕背上官司;
相比生气,她更想保留最后一点尊严。
一时的情绪宣泄,可能会令日子更加难以为继。
生气,是想活下去;不生气,才能活下去。
电影的前半段,良子唯一一次露出不一样的表情,是在她发现儿子袖口上的血迹后,与不负责任的班主任面谈时。
儿子纯平,因为沉默寡言的个性,频频遭遇三个高年级学长的霸凌。
他们殴打他,羞辱他。
怒斥他是靠税金养着的蛀虫。
嘲笑他的母亲是鸡,诅咒他染上性病。
为了戳他的痛处,甚至强迫他看车祸视频,勾起关于父亲的死亡记忆……
良子多次到学校讨要说法,却从未得到过重视。
随着霸凌手段的升级,母子二人居住的廉价房竟被那群施暴者点燃,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骚乱。
事故最终不了了之,制造骚乱的人并未受到严惩。
反倒是母子俩不得不因给邻居添麻烦被迫搬离社区……
再一次,为别人的过错承担后果。
影片中多次提及一个词语,规则。
在小区里禁止大喊大叫,在超市禁止将破损的鲜花带回家,在工作区禁止接电话……
赡养公公,给丈夫的私生子付抚养费,得不到道歉就拒绝接受赔偿……
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各种无形的社会规则的同时,良子也在严格践行着强加给自己的人生准则。
一个底层人的人生,很难有什么长远目标,更遑论梦想。
守着这些规则过活,生命仿佛就都有了一个正当运转的理由。
起初,良子对“违反规则就会被赶出生活”深信不疑;
可命运一次次地给她暴击,并没有因为她的循规蹈矩而手下留情。
她筋疲力尽地恪守着层层规训;
而有些人,却连“犯了错要道歉”、“不应当霸凌他人”这样最基本的是非底线都可以随意践踏。
良子终于明白,这世间的规则并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于是她如放飞自我一般,在街上随便偷窃了一辆自行车,用有些极端的方式发泄积蓄已久的愤怒。
走投无路的绝望催生出的小小“恶行”,与《偷自行车的人》中的里奇如出一辙。
片末一段暴揍渣男的戏码,更是成为全片唯一情绪外放的段落,那是良子对被轻视掷地有声的反击。
她穿上茜色的裙子,涂上茜色的口红,重新拾回自我。
与良子一样,风俗店的同事小启,也同样承受着来自生活的鞭笞。
自幼丧母,多次遭父亲性侵,还患有糖尿病,昂贵的药剂让她难以负担。
相似的命运让良子与小启成为知己,无话不谈。
她们的故事只能说给彼此听。
一次两人在居酒屋买醉,良子醉倒,纯平来店里接母亲回家。
在那里,13岁的纯平遇见25岁的小启。
一向洒脱的小启,在与纯平闲扯了几句后,逗他说:“下次要不要和我约会啊?”
一句玩笑话,却被没有恋爱经验的纯平当了真。
为了与小启约会,纯平学起了自行车。
当他身着茜色T恤,笨拙地蹬着茜色的脚踏车,由青春悸动而出的鲜活,顷刻从沉闷中迸发。
他握着车把,勉强控制着方向,就像摇摇晃晃地掌控着自己的人生。
那抹茜色,大概是小启与纯平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光亮。
影片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如流水般平实自然。
大量手持摇晃与特写镜头,将代入感与情绪注满。
它直观地呈现出了底层群体的无奈与无措,也同样展现了他们充满韧性的生命力。
全片以冷色为基调,镜头下的许多个傍晚都浸没在一片靛蓝里。
穿插其中的暖调画面,也因此显得更为醒目。
片名中的“茜色”,常用来形容黄昏时暗红色的天空。
夜色降临前最后的光亮,来自夕阳西下前炙热浓烈的燃烧;
也暗喻着小人物在大时代碾压下所奋力抓住的那一丝希望。
即使将要没入黑暗,也要再拼尽全力,绽放一次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