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刚发明活版印刷术的时候,总是被这个问题难住

2023-12-31   康康历史

原标题:毕昇刚发明活版印刷术的时候,总是被这个问题难住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四项伟大的发明,它们是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而这其中的活字印刷术,则是由宋朝的一位杰出人物毕昇发明的。与此同时,欧洲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我国晚出现许多年。让我们一同追溯毕昇在杭州印书场的奋斗历程。

毕昇最初是在一家印书场里从事印刷工作。他每天都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学习刻字技艺,将汉字巧妙地雕刻在木板上,采用的是当时常见的雕版印刷技术。由于他的用心和技艺高超,备受同仁喜爱。然而,毕昇对当时的雕版印刷方法感到繁琐,于是不断思考如何进行改进。

有一次,印刷厂迫切需要印刷一本书,但一位刻字工刻错了整个版的一个字,导致整个版本都报废了。这使得毕昇意识到,传统的雕版印刷不仅浪费人力和物力,还可能延误工期。于是,一个创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涌现:将整版的字分开,即便某个字刻错了,也能轻松更换,既省时省力,又省材料。毕昇进一步设想,如果使用单个字进行排版,印刷完成后,可以重新排版,实现多本书的印刷。

因此,毕昇开始尝试刻造木头的活字,但效果并不理想。活板印刷术的难题正是出现在这些“活”字上。随着印刷次数的增加,字体变得“活”动起来,难以保持整齐。有的字印刷出来,有的字模糊不清,甚至无法印出。毕昇着手研究并改进了组版的方法。

为了使每块活字版形成平整坚固的整体,他在版子周围不仅采用铁框,还事先放置了一些松脂、蜡等黏合材料。毕昇将铁框置于火上烘烤,使黏合材料熔化。在热的状态下,他使用平板将那些活字冷却后,平整的活字牢牢地固定在铁框中。印刷完成后,毕昇再次将铁板加热,等待松香和蜡融化后,将每个活字一个个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