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吃过的都说好吃,今天来盘盘它。
石斑鱼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海域。由于石斑鱼具有富含营养、肉质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上等食用鱼。其价格昂贵,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
过去常说石斑鱼是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鱼类的总称。
在1993年,国际粮农组织(FAO)出版的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16. GROUPERSOF THE WORLD中的分类是这样的:
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棘鳍总目—鲈形目—鲈亚目—鮨科(读音:[yì])—石斑鱼亚科—
其中包含15个属,分别是
烟鲈属(Aethaloperca)
鸳鸯鮨属(Alphestes)
光颚鲈属(Anyperodon)
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
驼背鲈属(Cromileptes):老鼠斑
鳞鮨属(Dermatolepis)
石斑鱼属(Epinephelus):老虎斑、龙胆石斑鱼
角纹鮨属(Gonioplectrus)
纤齿鲈属(Gracila)
喙鲈属(Mycteroperca)
副花鮨属(Paranthias)
鳃棘鲈属(Plectropomus):东星斑
贫鲈属(Saloptia)
鸢鲙属(Triso)
侧牙鲈属(Variola):燕尾斑
下美鮨属(Hyporthodus)
横线为中国沿海属种类
在2011年出版的Groupers of the World中,不但将石斑鱼从"亚科"提升至"科"的地位,还恢复了其中一个曾经被取消的属——下美鮨属(Hyporthodus)的分类地位。这个属曾经是个有效属,然而因为其中的种类与石斑鱼属(Epinephelus)中种类形态相似,后来归为了石斑鱼属中。
简单的说呢,石斑鱼科现在有16属了
那我们大中国有几属几种呢,其他国家和地区咱们就不研究了
中国沿海分布的石斑鱼类有11个属65种 (上面属类中有下划线)
台湾海峡尤其是澎湖列岛海域,不仅有黑潮支流的加温效应,且多有浅滩、峡谷、海岛、礁石,珊瑚礁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石斑鱼类栖息,其石斑鱼种类较东海、南海更为丰富。
大部分石斑鱼类为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类,即初次性成熟时为雌性,作为雌性参与繁殖后的一年至数年后,雌鱼开始性逆转成为雄鱼。由于石斑鱼太受市场欢迎,以致于许多未成年石斑鱼被捕获成为餐桌上的佳肴,无法继续繁衍下一代。现在中国就限制捕捞的石斑鱼必须大于半斤。
石斑鱼非常肥大,体重可达一百千克,它们在海底等待小鱼、章鱼或者虾蟹等生物靠近,一口吞噬,它们的牙齿不多,吞噬猎物之后,是靠着咽头里的牙板把食物碾碎。
1、东星斑
身上布满白色的幼细花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称为"星斑",至于"东"字,是因为它产自中国东部的东沙群岛。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蓝色的眼睛中有乌黑的瞳仁。东星斑因为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
东星斑
东星斑
2、老虎斑(也有养殖)
石斑中的普通品种,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鱼皮厚,头腩丰满,多肉爽脆。老虎斑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老虎斑
3、龙胆石斑鱼
龙胆石斑鱼主要产地在东南亚、澳洲海域,在我国的南海(南沙群岛)亦曾发现,但数量稀少。跟老虎斑一样都属于石斑鱼属。
龙胆石斑鱼
4、老鼠斑
也叫青斑、鳘鱼、驼背鲈。身体为奶油色,黑色斑点布满全身,让人感觉很喜庆。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的礁石地区,能长到50厘米。带有斑点的身体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因容易饲养,所以会长得很快。老鼠斑因为头长嘴尖,形状酷似老鼠而得名。
老鼠斑
5、燕尾斑
是星斑中尾部最为突出的,因形如燕子尾般开叉而命名。色泽鲜红抢眼,鱼肉雪白饱满,滑嫩无比。惟其缺点是见光即死。难于饲养,所以渔民捕捉后会养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光度才敢放入缸中饲养。
6、红斑
红石斑鱼是石斑鱼的一种,又叫颌斑石斑鱼。红石斑鱼是一个很脆弱的品种,繁殖期很长,生长期也相当长,渔民很难分清红石斑鱼的年龄,以至于捕捞了大量未长成的鱼。
红斑
7、玳瑁石斑鱼
玳瑁石斑鱼又称花头梅、花狗斑,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头部、体部及各鳍淡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规则的圆形至六角形暗斑,斑间隔之狭窄自成网状图案;腹部在胸鳍基部前方具2条暗色带,胸鳍颜色较暗,带有深色不明显的斑点。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澳洲。台湾各地皆有产,以澎湖产量较多。
玳瑁石斑鱼
8、蜂巢石斑鱼
蜂巢石斑鱼有许多别称,如网纹石斑鱼、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等,这是因为它的鱼体呈浅褐色,上面布满深褐色蜂巢状斑点。腹部斑点间隙较背部为宽,各鳍均具与体色斑点一致的斑点。蜂巢石斑鱼是珊瑚礁盘内最常见的鱼类,肉质鲜美。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水海域。在我国见于南海。
蜂巢石斑鱼
9、云纹石斑(油斑)
云纹石斑,国内一般称之为电纹石斑鱼,一般体长13~15厘米,体侧有6条暗棕色斑带,除第一与第二带斜向头部外,其余各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各带下方多分叉。体侧和各鳍上皆无斑点。云纹石斑是石斑鱼类中的佼佼者,鱼肉品质较好,目前大量出口到国外,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之一。云纹石斑的油脂含量很丰富,因此也被称为油斑。
云纹石斑(油斑)
10、金钱斑
金钱斑是石斑鱼的一种,因身上有六角形斑点而得名,它的花纹如银币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钱斑。价格昂贵,花纹细腻,鱼性凶猛,肉质雪白细嫩,口味鲜美,鱼中上品
金钱斑
11、尾纹九刺斑
尾纹九刺斑,又名尾纹九刺鮨、尾纹九棘鲈、霓鲙、珠鲙,鱼以其尾部二白色斜带极易辨识;体前半部鲜红色,后半部较暗;但有时也会变成暗色斑驳。性凶猛、机警,具领域性。可食用,味鲜美。很多无良商家把这个跟红东星斑混在一起售卖,两者有时不好区分。
尾纹九刺斑
12、芝麻斑
芝麻斑是指一种暖温性的中下层鱼,在潮汕有人又简称为麻斑,身体深棕色,长满像芝麻粒般微赤的圆点,鱼体呈纺缍形,尾鳍后缘截平,背鳍软条部、臀鳍及尾鳍有单纯的白色,常年生活在海岸边岸礁区里。生性凶残但机警,以肉食为主,饥饿时也会自相残杀,亦是雌雄同体,随成长期由雌变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
石斑鱼种类还是非常多,只能写冰山一角,如果你还认识其他石斑鱼,欢迎与我们分享交流。
关注我,带你看更多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