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的老店停业四月有余,而现在只够再撑两个月

2020-04-24   行知牛

马上就迎来以往的“五一小长假”,只是今年格外的不同,除了不能肆意的玩耍以外,还要寻找各种自救之法,不得不说,这场疫情,把很多企业的发展节奏彻底打乱了。



01

还要继续熬下去?

复工以来,部分行业已经恢复正常,比如超市、商场都已正常营业,而一些酒店、餐饮、旅游、娱乐等场所却没有那么幸运,仍然处于待业状态。还记得之前,各行各业的都流行的一句话:比对手坚持一天,就能看到曙光。

可是,在这场“坚持”中,对手已经死了不少,你是否还有力气坚持呢?

从年初以来,各种消息频频传来。比如星巴克中国宣布,临时关闭全国超过半数的门店,调整部分门店的营业时间。根据星巴克最新财报数据,星巴克在中国160多个城市,拥有4292家门店。这也就意味着,星巴克全国超过2000家门店受疫情影响,临时关闭。

就连餐饮行业的服务楷模,24小时不休的海底捞也宣布暂停营业,目前也只是部分店铺复工。



还有旅游业,临时停团,所有团队游及“机票+酒店”的服务全部暂停,让很多只有数十人的小旅行社损失惨重。一位旅行社的导游说道:“这意味着旅行社半年的收入没了。”

这样的光景已经持续了四月有余,而目前,如何继续熬下去,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

02

公司只够再撑两个月

最近,朋友A告诉我,从最初的担忧、抱怨到现在的无奈,只有只言片语,每天看着随时都会断裂的资金流,也只够再撑两个月,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向沉着冷静的A,越发坐不住,面对择决却一直在纠结。不知道应该继续坚持还是申请破产?一手经营了十五年的餐馆,却顷刻出现危机。四个月以来,他已经关了近5家门店,现在只剩3家门店,从最初的发放工资到现在的裁员降薪,好在那些十几年的老员工都比较理解,甚至没有要赔偿,而他最怕的是,坚持到最后只有孤军奋战。



其实,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浪潮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直以来,我们都曾抱怨过又苦又累的工作,而此时,还要为了工作而焦虑,今天可能还在上班,明日就拎包走人,大多数公司只是一张通知书,而你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当然,并不是你做的不好,随时可替代,而是公司要控制成本,养不起那么多人。或许你并不是闲人,还是会在名列之中。

换句话说,如果像A的餐馆一样,资金只够再撑两个月,谁都不知道两个月后,是否会迎来曙光?即便可以,那下半年还是无法弥补亏损,估计想缓和过来还是比较难。

因此,裁员的背后,这种提早的离开,你或许会有更多的选择,不乏是个好法子,你们说呢?

难道,疫情之下,所有的企业只能坐等破产吗?

03

行业独角兽唯独浴火重生

疫情带来的震荡考验着创业者们的生存能力。除了作为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驰援之外,还要辛苦维持运营系统的正常运转。



我们应该如何稳妥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呢?

1)做好公司业务影响评估,充分判断疫情对公司业务,包括项目、产品、合作伙伴等存在的显在和潜在影响,提前做好方案应对。

2)保持对现金流和融资节奏的关注,测算清楚现金流在疫情期间的变动,适当调整融资计划和节奏。

3)保持疫情关注,协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前统计自身员工假期停留地和返工情况,提前做好办公环境消毒措施,为复工做好充足准备。

其实,不难看出,每次都是危机并存,那些行业巨头或者独角兽的企业,无一不是经历过重重考验而浴火重生的。如今,任何企业或者个人,都要找到自救之法,砥砺前行才有一线生机。



之后,朋友A 苦思了几天,让所有的员工开始“全员营销”,共同搭建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等平台,开始了线上售卖食品,A说:“客户不来,我可以送货上门,还是可以享受美食”。

为此,他请来了一些线上平台专业人士,加强员工培训,包括菜品包装、文案宣传、短视频引流等,朋友A说,不懂的可以找专业的人传授,慢慢来,总比坐着等强,忙起来就有希望。

不知道这种线上搭建平台如何,但是不得不说,却是个无底洞的流量池。

如果你的公司只够再撑两个月,你是坐等倒闭还是拼一把呢?

关注行知牛公众号,防止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