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四季度的楼市。
先说结论:在经历了近半年的鬼哭狼嚎之后,四季度的楼市大概率阶段性见底了。
对于刚需来说,如果未来半年打算买房(再长另说),四季度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买新房,年底可以看看有没有开发商打折冲回款。
原因如下:
三季度经济数据不咋地,导致四季度GDP有任务,给明年腾出空间,实现十八大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简单计算一下就是今年和明年平均增速要达到6.1%,如果全年没有达到6.1%,那么明年亚历山大。
今年,大家听到最多的全球经济形势,估计是“衰退”。
明年11月美国两党大选,指望全球平静是不可能的,甚至两党会在全球各个地方暗自较劲,全球经济只会进一步被拖下水。
那我们呢?最好的办法是今年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力争保6.2%,为明年腾出空间。
那么四季度最少就需要达到6%。
回过头来,今年整体全年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是这样的: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放了一波水 —> 一季度经济数据不错—> 大家很乐观,开始严打地产—> 二季度GDP直接降了0.2个百分点—> 三季度马上开始就偏—> 降准、补短板、专项债轮番上阵—> 三季度起到了边际效果,比如工业增加值明显反弹。
但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简单来说,GDP = 固定资产投资 + 消费 + 净出口。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就是这些年修的路,盖的房子。这一块很庞大,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只要这一块不出现大波动,经济就不会大起伏。
既然是压舱石,那么对于经济的影响自然就是四两拨千斤。
以2017年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大概分为以下几块: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基础设置投资,因为此前的专项债和补短板,已经提前见效了,剩下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与此前齐平。
所以在四季度要想GDP发力,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上场了。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在这个月月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稳增长,将会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有些关键数据已经呈现出苗头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9月70大中城市中有53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8月为55城;重点城市里,北上广深分别持平、涨0.5%、持平、涨1.2%。
同时有几个重点城市相继放开了限购政策:
南京:六合区放松限购,取消两年2社保,有大专学历即可买房;
天津:放松落户政策,没有天津户口,且在天津没有房子的职工,买房无需提供社保证明。
三亚放松限购:大专可买房无需落户。
......
这些核心城市领悟中央精神的速度,不是屁民等比的。
当然了,大前提肯定是房主不炒,也不要对房价上涨抱有过多的幻想。
肯定有大佬法力通天,如果你想做房产配置的话,京沪粤三大城市群,一个城市群一套房,稳如死狗。
就好比拿着基金最爱三剑客——平安、茅台和招行,不仅能跑赢绝大部分人,而且能跑赢上证50。
---------------------------
今天市场比较给力,尾盘加速上扬。借着贸易磋商的利好,应该会凸凸一下。
但是贸易磋商已经不是A股的主线了,主线是存量经济下的高景气方向。
51信用卡今天复牌了,涨了12%,原因就是昨天说的:公司是搞暴力催收,主业没出现大问题。
当然P2P的大环境如此,估计也蹦达不了多久了。
平安银行今天盘中还大跌4.5%,估计是获利盘太多了,跟前几天的隆基股份一样。
这估计还会在接下来的行情里发生:很多热门股,市场对于它的预期很高,发布预计报告也很给力,但是就是有人要走,拦也拦不住。
没办法,buy in rumor,sell in fact是股市里颠扑不破的真理。
------------------------------
今天在星球分享的是关于特斯拉的研报,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建设速度惊人,年底之前估计会刺激弱鸡的汽车链条。
想跟我交流的,也可以来星球找我。
加入知识星球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投研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