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相信职场人都过得不太安稳。
前有京东“末位淘汰”,后有知乎人员调整,再有网易严选“精简团队”,更有滴滴裁员2000人。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令大家人心惶惶,惧怕下一秒就轮到自己“被优化”。
于是,各路人马开始接连不断地投递简历,马不停蹄地去参加面试,希望能在原公司有任何风吹草动之前,早早地找好下家。
连我那个做HR的朋友也不禁吐槽说:“这半年人员流动太大,每天要见至少10个候选人,这下本季度的KPI估计能超前完成!”
在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斗智斗勇的面试中,应聘者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利用一切面试官提问的机会,把经过美化再优化的简历和经历、实力与能力进行展现,希望能在面试官前留下最好的印象、取得最大的肯定,最后当然是顺利拿下这个梦寐以求的offer。
只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一场面试接近尾声时,很多面试官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01 答好这个问题有多重要
多数应聘者在经过之前几番与面试官的对话互动中,已经绞尽脑汁了。这下子,面试官突然给自己抛出一个主动权,一下就懵了。甚至都以为这是一个面试过程中的客套环节,所以随便对待。估计稍微有点急智的应聘者,会随便问一些例如上下班时间、保险这种,感觉普通又不易出错的问题,应付过去,更有好些应聘者,还会不假思索地说“没有”。要知道,在面试这种重要的沟通场合中,简单直接的回应可不是最好的选择。
面试本是一个双向选择、互相了解的过程,只有双方了解清楚,才会有后续更好的合作机会。
“你还有什么想问我的吗?”,是整场面试中,你作为应聘者唯一有着绝对主动权的一环。面试官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考虑你对本公司是否真的有兴趣,是否对岗位有想法,是否愿意长期发展,也一定程度看出你的价值观是否与本公司契合。同时也是能让你去主动掌握未来雇主更多信息、判断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所以说,这个问题,可能是一道送分题,更是一道送命题。估计它也就仅次于“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救谁?"这个千古难题了。
问对了,就算你前面的表现不能令面试官表示特别满意,也能够通过这个环节提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面试官对你有所改观。而如果本身面试官对你比较认同,那这就是你大大的加分项,甚至能升华你这次的面试结果和评价。
用我HR朋友的说法就是“提问即见格局”。
02 为什么大多数人答不好这个问题
实际上很多应聘者大多不愿意在这个环节问问题,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面试过程中没有一个环节是多余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状态的应聘者分为以下四种:
1. 觉得自己作为应聘者,是被选择的一方。好不容易在茫茫的简历库里被招聘公司捞出来得到面试机会,已经是招聘公司对自己的“赏光”了。自己并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去跟应聘公司再去聊更多的东西、谈更多的条件,而是认为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招聘公司的手里。
2. 一个应聘者,肯定有一种急于找工作的心态。他们基本上是大概看了一下岗位的需求,跟自己的目标和经验是契合的,就觉得差不多了,完全没有想要好好了解这家招聘公司的情况是否适合自己。倒是觉得先拿到offer、得到工作最重要,担心问得多会延长了面试官考察自己的时间,令面试官先前可能决定录用自己的考虑发生变化,导致自己失去了职位。
3. 有的应聘者会对这个环节抱有消极心态,觉得自己问了又怎么样呢?知道了又怎么样呢?反正到最后问了也没办法改变公司的任何状态。而发问得过多,反而让面试官觉得自己很难缠,或者在挑剔这个公司,以至于影响了这次面试的结果和印象。
4. 而更多的人,则是怕问多错多。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显得对这个公司没有足够了解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来面试,到最后不但不能加分,还引起面试官对自己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上的怀疑和反感。
03 最不能问的三大雷区
以上,其实“提问”和“提问好”这个重要性已经显而易见了,那么我们来说说有哪些一问就尴尬,问了就“凉凉”的问题。
1. 不要问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或者说,不要为了“问”而问。特别是那些度娘能搜到的信息、公司官网简介、招聘信息有介绍的,都会显得你非常没水平。况且这些信息面试官在开始面试的时候也会大概跟你进行介绍,你再问就显得很多余,更体现了你在面试前并没提前准备或思考。
2. 不要在这个环节里问个人利益的问题,而是应该在前面面试官跟你谈薪资问题的时候进行沟通。如果你再在这个环节里提问,就会给面试官一种冲着工资来的印象。况且一个录取者最终的薪资或福利级别,都会由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后期进行商议而确定,不可能在这个面试中给出回应。
3. 还有,请你hold住那些想要另辟蹊径,实则在给对方挖坑的问题。比如知乎上一些网友 传授的 “你觉得这个公司怎么样”、“我很好奇,你最不喜欢公司的哪一点?”等提问“必杀技”,这类型其实是属于面试官完全回答不出来或者很难回答的提问。还会让面试官对你的“双商”发出质疑,也彻底让你这个本以为能“出风头”、令人“眼前一亮”的做法成为这次面试最大的败笔,被“必杀技”反杀。
面试是一件应该严肃对待的事情,它其实是让你体现你具备为未来公司或领导发光发热的一次表现。在提问这个能充分掌握主动权的环节,应聘者需把握好这个机会,既不能哑口无言一笑带过,也不可冲口而出想问就问。而是应该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来思考并进行准确的表达。这既是对所应聘的企业负责,更重要的也是在对自己的职业未来负责。
珍惜面试机会,珍惜面试中的每一分钟,这就你当下的舞台,你的目标就是要在这舞台上魅力四射,拿到最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