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2022-10-04     遥望春风

原标题:逍遥津之战张辽击退10万大军,离不开曹操战时任命及两位悍将出战

东汉末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后,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佳机会,在曹氏集团北撤休养之机,刘备孙权纷纷开始伺机扩张,刘备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兵临合肥,锐意进取,相比之下,刘备成功了,而孙权,大家可能都知道,也就是在逍遥津之战中,被张辽击败,其本人差点被张辽所抓获,可以说张辽足以凭此战封神。

不过好在曹操在合肥留下了合理且有弹性的指挥系统。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当初率部北撤后,留下张辽、乐进、李典三员悍将驻守合肥,兵力也只有7000人,在曹操西征汉中前,他派薛悌送函到合肥,个人猜测薛悌应该不是自己去的,会带去少量部队,曹操的信函中称,若孙权来攻,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与敌人交战。

其实张辽打法之前曹仁也用过。

《三国志.曹仁传》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部攻打南郡之时,是有些类似于合肥之战的,同样是敌军兵力占优,曹仁就是选拔精锐出城主动作战,搅乱了周瑜的先锋军,之后自己趁机率部出城一举击溃敌军。

《三国志.武帝纪》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三国志.李典传》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李典是和张辽一起击败过孙权的,而且李典传还记载是在张辽提出主动出击后,李典支持张辽的计划,之后就引起出击的,再者逍遥津之战,张辽突袭孙权共两次,第二次随张辽出击的是乐进。 正常情况下,三位悍将留守合肥,不会都出城作战, 城内必然会留有一位将领策应,而且合肥城下的突袭作战,张辽和李典一统出战也符合曹操教函中的安排,是最适合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张辽的英勇,而忽略了李典的参战,可以说张辽李典以及那800将士都是冒着同样的危险,而且此次突袭李典可能身负重伤。

那么这次突袭是张辽自己的功劳吗?不完全是。

《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当时乐进也是和张辽一同出击的,这也符合我之前对李典受伤的推测,第一次突袭时,李典随张辽突入孙权大营受伤后,只能留守合肥,所以只能是乐进出战,如果李典没有受伤的话,应该还是会遵从曹操的任命安排,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

而这一次张辽能够得手,在于其敏锐的判断力,毕竟判断对手是佯装败退诱敌还是真的撤军了,是需要胆魄和智谋的,不过就这次突袭战过程而言,张辽应该是率领优势兵力企图围歼殿后的孙权所部,几乎差点活捉孙权。 总的来说,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打出声威,和他的谋略胆识离不开,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企图因素,曹操的有利战时任命,刘馥在任时打造的坚城合肥令孙权久攻不下,加之李典乐进的参战,尤其是李典,很可能在第一次突袭时受伤,留守合肥曹军众将的一起努力创造了逍遥津之战的大胜,因此不能把所有功劳都放在张辽身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张辽传》《三国志.李典传》《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甘宁传》《三国志.凌统传》《三国志.潘璋传》《献帝春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90ab9c1ec0b8e9356261390dc90f6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