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高考被忽悠没带笔,仅用30分钟交卷,被监考老师要签名

2022-03-03     千彦水

原标题:易建联:高考被忽悠没带笔,仅用30分钟交卷,被监考老师要签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清波杂志》

世界之大,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在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环境中,很多人怅然所失、妄自菲薄。生命何其美好,不要仰望他人,自己亦是风景。人人生而不同,在不同的成长逆袭中散发不同色彩,相对于众多新生力量来说,高考是缩短距离、人生逆袭的重要平台。

高考作为国内相对公平的平台,没有身份之别、年龄之差,只要足够努力、达到标准,就可以去到心仪学校、大展宏图。如此珍贵机会是很多寒门学子的首选平台,因此,很多学子将高考视为人生的第一大转折点。

虽然高考是最好的出路,但并非是唯一的出路,有人在另外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高歌前行,比如今天所说的男子。在高考时,被忽悠没带笔,进考场仅用30分钟就提交答卷;考完之后,还被监考老师索要签名。他是谁?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为何令监考老师都为之迷恋?

一、易建联:12岁长到1.94米

首先,来介绍一下他的出身,他叫易建联,1987年10月27日出生于广东省鹤山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两岁时,跟随父母从广东省鹤山市搬到了广东省深圳市。或许连他都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在深圳发生翻天覆地的转折点。

少年时期,他和其他男孩子相差无异,爱玩爱闹爱运动,与众不同的就是个子较高,他的成绩在班上算不上优异,喜爱打篮球的他凭借身高优势成为了校园篮球队的主力。课余时间,他总是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去打篮球,天生的优良基因加后期锻炼,他在12岁时就已经长到了1.94米。这个身高让很多学生都羡慕不已。

但是,易建联却觉得这个身高让他失去了从众的机会,他比同龄小伙伴高出近三个头,别人的十二岁是一米四、五,他的十二岁堪称“巨人”中的巨人,1.94米的身高在同伴中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这个身高无形中成就了他的人生。

二、比赛惨遭淘汰,后被戴教练看中

1999年,12岁的他和自己所在团队报名参加了深圳举办的街头篮球赛事,由于年龄尚小,易建联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篮球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篮球上的技巧远不如受过正规训练的专业人士,所以在比赛的第一轮就惨遭淘汰。

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易建联却见识到了专业篮球运动员的能力和素养,可以说是虽败犹荣。这次比赛对易建联来说只是一场体验,对旁边的教练来说却是视觉盛宴。他没想到:这次参赛,竟然为他成为职业篮球员埋下了铺垫。

在赛场上,他表现虽然略显稚嫩,但旁边的教练戴亿新却觉得易建联是一个篮球主力的好苗子,潜力无限。因为易建联的失败,只是败在了专业技巧上,戴教练的直觉告诉他:如果将这个孩子好好培养,在未来必定会会成为篮球新星。

三、当选中国青年篮球队主力,一战成名

出于爱才的心理,戴亿新和易建联的父母多次沟通协商,在征得了易建联父母的同意后,戴教练便开始了对这个篮球少年的培养。

刚开始,戴教练动用自己的人脉和深圳体校联系,送易建联去到深圳体校进行训练学习,并且又和CBA广东省华南虎训练俱乐部的专业教练联系,为易建联量身打造合适的训练方案。事实证明,戴教练的直觉是正确的:易建联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篮球技术突飞猛进。

在掌握了篮球的比赛技巧后,易建联表现出了惊人的进步。2002年,易建联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阿迪达斯ABCD中国区训练营,在众多球技精湛的精英中脱颖而出,获得了MPV的奖项;同年七月,易建联去往美国阿迪达斯举办的训练练营中成功通过了训练,成为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球员。

你以为这样的奖项就此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优秀的人总会在不同的时间段给予不同的惊喜和意外。2002年,易建联当选了中国青年篮球队主力,前往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中参赛夺得了冠军,一战成名。随后的他更是屡创辉煌,年少有为的易建联总是能勾起篮球粉的热血沸腾、狂呼尖叫。

四、易建联的别样高考

喜欢看篮球赛的小伙伴对此并不陌生,易建联的球技、他的辉煌令很多人都为之迷恋,众人觉得易建联应该是一个较为严谨之人,系统的训练枯燥乏味,易建联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说明他做事持之以恒。然而就是如此严肃的一个人,在2003年的高考中却做出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2003年,16岁的易建联和自己的小伙伴一同前去参加高考,然而在高考之前,他的小伙伴开玩笑的忽悠他:高考不需要自带考试用具,考场老师会统一发放。

令人没想到的是,易建联信以为真了,他觉得高考可能真的只是做做试卷就可以了。在高考当天,他便两手空空、自信满满地进入所在考场,当他看到周边同学都携带的有考试用具时才恍然大悟:被小伙伴给糊弄了。

但是,他并没有恼羞成怒,在离高考还有一定的时间时,易建联便急急忙忙地打车去购买考两支笔,这种心态令同行考生迷之佩服。幸亏没有耽误考试的时间。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高考的每一科都不会低于60分钟,但易建联却在30分钟内就将试卷答完并上交。易建联的魅力无法阻挡,在走出考场前,被监考老师注意到,并索要了他的签名。看来易建联红遍大江南北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光辉事迹几乎是妇孺皆知。

那么,易建联为何对高考如此淡然?

其实,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有退路

学子们参加高考的原因是为了术业有专攻,为了找到属于自己未来的方向,在毕业之后可以有份稳定的工作,而易建联在15岁时就被国家队重点培养成了广东篮球的主力,更是通过实力证明了自己的篮球天分,高考于他而言可有可无,无论他参加高考或者不参加,他都会选择在篮球这条路上扬帆起航、高歌前行。

事实上,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是综合考虑、多方衡量,所以别人参加高考是为了改变命运,易建联参加高考则是为了体验人生。能够在30分钟内交卷,估计也是较为罕见的个例吧!

第二:有方向

易建联名气大增,未来可期的易建联名气不输姚明,按照他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未来的篮球界一定会颇负盛名。作为专业特长生,易建联的薪资待遇相当可观,不仅是中国,连美国对这个中国篮球天才都迷之称赞。

参加高考后,如果选择另一条道路,未必有现在发展的好,易建联义无反顾地选择篮球这条道路、做出这样的举动也不难理解!

第三:有人脉

易建联经过三年的篮球训练,接触到了不少顶级资源,属于他的未来道路多种多样,任何一种篮球选择对易建联来说都是潜力无限。

当时,他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他是很多喜爱篮球运动中的偶像。他的粉丝不仅有少年,还有中老年球迷,能够吸粉众多,不得不说,易建联是名副其实的魅力男孩。监考老师作为一个篮球爱好者,遇到偶像索要签名不足为奇。

小结

综上所述,易建联的辉煌令人惊叹,很少有人知道在高考时,他还做出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人,易建联不应该对高考如此草率,参加高考是对知识储备的一种考验,多个平台多条路,未来变化莫测,易建联未必能够在篮球界。长久不衰的红下去,参加高考可以为自己留条退路,这样“敷衍”说不定以后会后悔。

也有人说,当时的易建联是没有必要参加高考的,所谓的参加高考确实是为了体验人生,人家是有资本有名气去“敷衍”,因为别的孩子在奋战高考时,易建联在拼命练球,选择不同,要因人而异。这也提醒广大考生:不要迷之模仿,不是每个人都是易建联,易建联的潇洒是建立在他的实力之上。

参考资料:《清波杂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7fc66557a5a9b5a9429967f4cbedb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