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被逼看盗版,腾讯视频“超前点播”被骂上热搜,想钱想疯了?

2019-12-17   壹创新商学

我不同情备胎,因为他们是自愿的;我不同情舔狗,因为他们是主动的。

我同情那些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VVIP会员,因为他们不仅要看会员专属广告,即使在VIP会员的基础上多掏钱“超前点播”,这样还是比不过盗版更新的速度快,实在是太令人同情了。

超前点播”的套路被骂上热搜,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吃相太难看。



最近腾讯视频被骂上热搜,因为热播剧《庆余年》的火热,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搞了一手骚操作:超前点播。

原本 VIP 会员可以抢先看 6 集,现在在 VIP 的基础上,如果想要额外再提前多看,要么选择 3 元一集点播,要么VIP会员再交50元可在更新时多看6集。


这不是腾讯视频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今年大火的《陈情令》就曾经 30 元打包最后 6 集,一天之内 260 多万人购买,光一个结局就让腾讯视频多挣了超过 7千万。

自从《陈情令》开了超前点播尝到了甜头后,《没有秘密的你》、《从前有座灵剑山》等大火的影视剧在接近大结局的时候都设置了超前点播。

而现在的《庆余年》才更新到21集就弄了超前点播,而且付费门槛提高到50元,上线当天,其最新一集(第27集)在腾讯视频的有效播放量约为61.1万左右,以50元点播门槛计算,该剧当日为播放平台带来3055万元收入。

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得不感叹那些VVIP们实在是太有钱了,不得不批评,视频平台为了圈钱不择手段,吃相真是太难看了。

视频网站套路多

本次“超前点播”这算是一种新套路,难道视频平台的运营都放在了怎么研究套路上?不知道提出“超前点播”套路的创始人是否升职加薪了?

之前备受瞩目的套路应该就是VIP专属广告了,专属广告出现的概率目前并不透明,广告时长也较短,大概15秒左右,而且用户可选择主动关闭,但不能一劳永逸,每次出现都需要“动一下手”。


还有一种叫“小剧场”的广告,经常出现在剧中广告,分分钟让人出戏,体验真的很令人不爽。

平时遇到最多就是价格诱惑,开通会员自动续费,“1分钱开通会员”、“9.9元享新手专属价”这种活动屡见不鲜,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动续费”,否则不能享受服务。这年头,想白嫖,想多了!


市场饱和就杀熟吗?

我国的视频会员付费也还没超过10年,但经过几年的斗争,快播倒下了、乐视倒下了、暴风倒下了,现在只剩下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巨头把控整个视频市场。


2010年当时主流的视频观看模式是网上搜索资源,然后下载进行观看,也就是所谓的盗版时代。

2010年,乐视视频率先尝试在线点播、会员付费业务,之后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平台纷纷跟进,推出了自己的付费业务。

2013年-2015年,在线视频平台付费会员发展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至2015年12月底,国内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达到2200万,较2014年的945万增长133%。

根据一项统计,到今年6月,在线视频月活跃用户高达9.64亿,仅爱奇艺一家的付费会员规模就有1.06亿人,市场已然饱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腾讯视频副总裁表示:整个网络视频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800亿元,国内有7.5亿的用户在使用网络视频的业务。

数据看着很客观,但是网络视频平台不几乎不盈利,以爱奇艺为例,在今年第三季度,其营收73.97亿元,其中会员贡献了37亿,同比增长6.89%,但净利润是负的36亿元,内容成本居高不下,2016-2018年,内容成本分别为75.41亿元、126.16亿元和211亿元。

视频网站主有两种盈利模式,广告和会员!但在互联网寒冬的影响下,广告主们更珍惜口袋里的钱,预算减少,对投放效果的要求却更高。视频网站相对盈利也减少了,于是只能把眼光放在用户身上,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新模式探索”一幕。

有文章把视频网站说得楚楚可怜,赞扬视频行业对商业模式的积极探索,认为这些视频平台让我们摆脱了盗版的恶性循环;视频平台不盈利,所以我们就要支持他们;还鄙视那些说“50元超前点播还不如去支持盗版”的人,认为这种行为跟盗窃无异;还说超前点播只是给付费用户多一个选择,又没有强迫用户……


按照文章的这种逻辑,如果说“说支持盗版”就是盗窃,那么“超前点播”不是一种变相抢劫吗?观众购买会员时,从没听说过还需要另付费用来超前观看。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这种类似的想法未来绝对还会出现,视频平台就必然会挖空心思来榨取会员的价值。

这种利用观众对于剧的喜爱来割韭菜的做法,无疑又是一次平台做大后的杀熟行为。只是不知道在背叛会员们的信任后,又有多少人会继续选择续费了。

为什么没人告视频平台?

视频网站的会员协议中存在不少霸王条款,比如“腾讯有权随时对服务条款进行修改……您继续使用腾讯提供的视频服务,则视为您已经接受本协议的全部修改”,“爱奇艺有权基于自身运营策略单方面决定和调整VIP会员服务内容” ……


视屏网站给自己留下“最终解释权”,但仍旧是侵权的。

专业律师表示:尽管视频网站在会员服务协议中对“广告特权”有详细规定,但“会员免广告”等宣传语依然可视为向消费者作出的服务承诺。如果不能履行这些承诺,视频网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获得会员费的3倍赔偿。

大多数会员的权益受侵害时,除了抱怨之外别无他法,因为要维权的成本太高了,一个人怎么跟一个巨头作对,即使官司能打赢,也不知道是在几年之后了。

着眼现在,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于视频网站的监管;着眼未来,国家正在推行集体诉讼制度来降低个人维权成本,以此保护消费者权益。

涸泽而渔,水能覆舟

腾讯视频副总裁12月17日对这件事发表言论:“这次可能我们之所以备受争议,我觉得可能是对他们的消费心理还是不够体贴,这块确实是我们的bug或者我们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不满,有意见可以大声表达出来,我们照单全收。”

如此表态再次登上热搜,如此说法不禁有些可笑,“超前点播”早已经上过热搜,早已经被点名批评过,改了吗?有网友评论:你倒是改啊;这何止是不够体贴,简直就是践踏;我一个VIP居然被逼着去看盗版……

《人民日报》对此事发表评论称“一些网站便因此抱着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心态来运作,长此以往毁掉的恐怕不只是网站前途,还会殃及付费模式。”

须知,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