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这些机械设计曾经存在过

2023-10-30   真空网

原标题:【大开眼界】这些机械设计曾经存在过

NO.1 装甲摩托车

1940年12月有人提交的一个“装甲摩托车”设计方案,在摩托车上装一个活动的弧形装甲盖。

NO.2 移动的装甲堡垒

把永备工事地堡的概念移植到坦克上,设计了一个移动的装甲堡垒,坦克装甲有600毫米厚,装备大口径炮、小口径炮、平射机枪和高射机枪。

NO.3 人力拖拉机

有运输、犁地多种功能的人力拖拉机。设计者认为可以通过多级链条传动,获得更大的传动比,有比普通自行车大5倍的牵引力,能拉犁耕地。

NO.4 鸟人衣

鸟人衣,1955年,鸟人利奥•瓦伦丁(LeoValentin)希望通过在外甲上加上一双大翅膀实现人类飞翔的愿望。可惜的是,1956年,瓦伦丁在从飞机上跳下来实验这个发明时不幸坠地身亡。

NO.5 鸭掌手枪

鸭掌手枪是 19 世纪船长使用的流行武器,有4个枪管,看着像鸭子脚,同时可以攻击 4 个敌人!!但真正战斗的时候,,它并不能攻击正前方的攻击目标。

NO.6 两栖坦克装甲车辆行走机构

这是1944年3月2日,中尉 Б.К. Григоренко提交的一个两栖坦克装甲车辆行走机构方案。这位中尉在参军之前就是为机械修理工,参军后在坦克部队任修械所技工,后又在一个骑兵团担任汽车维修员。在战争时期他看多了泥泞的道路,所以提出用螺旋杆代替车轮和履带推进坦克前进。

应当说这个方案带有极大的超前性,多年后类似的车辆真的在苏联出现了,那就是SHN-1全地形车。

NO.7 战斗载具“卡拉尔”

“卡拉尔”总高度约为3米,乘员1人,既是驾驶员又是炮手,行走部分为6条带弹簧的腿,由炮塔底部的发动机控制。它的行走方式是跳跃,用马达压缩弹簧,驱动支撑腿收缩、释放,每次跳跃能前进5-20米。“卡拉尔”的战斗室为直径1.25米的球形,按照设计者的想法,战斗室用合金装甲钢板制成,可以旋转,武器为4支固定安装的PPsh41冲锋枪。为了对付坦克,“卡拉尔”还考虑后续安装反坦克枪,工兵用的火焰喷射器也在考虑之列。

NO.8 会拐弯的枪

Krummlauf 潜望镜步枪的设计弯道可达 90 度,城市街道战很有优势。士兵躲在角落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后面的战况,不得不说是个天才的设计。但让子弹改变方向这种难题是要外星人来帮忙解决了。

NO.9 人体雷达

一战时期,在意大利,当时雷达还未出现,防空只是靠人们用眼睛观察和耳朵听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但人类的听力毕竟有限,于是便有人发明了这个玩意儿。

NO.10 双炮塔坦克

这是一种双炮塔坦克方案,后炮塔可以以2米/秒的速度升降,最大高度可达到10米,升降动力来自液压杆,送弹机构、人员进出通道都藏在手风琴气囊式的软管里。设计师认为这种升降炮塔可以在树林中升起,隐蔽观察远处目标;还能在城市战当中射击高楼目标;还能在楼房起火时靠近建筑物,让楼房的人通过升降炮塔撤离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