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这本小说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曾经火爆一时的句子“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出自这本书。
人间失格意思可以为失去做人的资格,这本小说内容看起来非常消极颓废,描写了一个男人从青年到中年一步步堕落,逃避生活的故事。
这本小说中,主角叶藏的经历一步步和作者太宰治吻合,契合度非常高,或许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记录下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在太宰治的生活中都能对应上,这就是一本关于太宰治的自传。
通过这本小说,太宰治把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对事物的理解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叶藏的行为方式,我们无法评价这本小说的意义,就像我们也无法评判太宰治的一生。
我们都不是太宰治,无法站在他的视角看时间,而书中的叶藏,就是太宰治的真实写照。
和太宰治一样,小说中的叶藏也在不断的ZS探索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压抑,消极,绝望,压抑充斥着书中的每个角色。
和余华的活着相反,这本小说处处透露着绝望,叶藏消极逃避的一生,也许就是太宰治悲观的一生。
在写完人间失格以后,太宰治和叶藏一样,将自己投入玉川上水河中永远沉睡了过去。
太宰治的离开是文坛的一大悲痛,可能在他的眼中,世界是灰暗无比的,也许离开对他来说更是一种解脱。
与太宰治不同的是,沈从文曾经两次自杀,但是他曾从绝望中走了出来,看清世界的本质,写出了文学著作后来又从神坛跌落。
在1928年,沈从文在胡适的引荐下当了一名大学老师,然而性格内向的沈从文并没有享受到教师工作带来的快乐,在学生面前比较被动,甚至还受到学生的嘲笑。
当时班上有一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叫做张兆和,性格非常讨人喜欢,沈从文对她展开了追求,一封封的情书送去了。
张兆和可以算得上是校花级别的人物了,读过很多书,比较有内涵,唯一不足的就是皮肤略黑,虽然两人年纪相差甚远,但沈从文就是迷一样的喜欢上了这位女学生。
当时有谣言称,沈从文追不到张兆和竟然要自杀,在沈从文的猛烈追求下,张兆和也不能不心动,最终两人早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的时代是属于需要行为保持一致的时代,连思想也不能保持独特,必须要有单纯而简单的信仰。
这些要求放在普通百姓身上或许可以接受,但是沈从文不一样,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他眼里,这样统一的思想放在他身上是行不通的。
沈从文身上面临着很多困境,作为知识分子,他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作为农民,他不能接受某些因素给自己家乡带来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领路人,他不能接受强权主义,这就造就了沈从文内心非常矛盾与抑郁。
生逢乱世,沈从文的才华受尽了指责,当时有一方势力公开批判沈从文的作品,书中很多描写不被世俗所接纳。
满天铺地的指责朝沈从文飞来,一边是社会上集体的抵制压迫,另一边是家人的压力,让沈从文心中充满了迫害感。
当时的新政权被人们拥护着,沈从文一直心存怀疑却无法与人言说。
于是沈从文就陷入了自我意识纠结的状态,一边想反新政,但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思想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件事情上面,沈从文是孤单与无助的,一边又深深厌弃眼前虚伪的所谓新政权。
1935年,沈从文娶了一个名叫熊希龄,被家庭教师高韵秀迷住了。
两人文化程度差不多,谈论起文学史上的东西来非常投缘,沈从文被眼前这个容貌端正,富有内涵的女子深深迷住了。
从那以后,沈从文便经常去跟这位家庭教师讨论文学问题,还经常帮助高韵秀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在写作上亲自指导她发表文章。
在沈从文后来的作品《边城》中,描写了男主角身边的两位女性,这两位女性原型就是张兆和与高韵秀。
就这样,高韵秀就成了沈从文的情人,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曾经清楚地描写了自己婚外情的经历,或许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当时可谓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冰心,郭沫若等人公开批评沈从文的这种行为,同时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也察觉到了丈夫书中描写的红颜知己是谁。
对于丈夫的这种举动,张兆和没有哭闹,毅然决然地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战争爆发以后,沈从文和妻子又聚集到了一起,两人对之前的事情闭口不谈,渐渐地,沈从文的红颜知己高韵秀也慢慢退出了他们的生活。
不幸的是,沈从文很快被学校解雇了,婚外情加上他对新政权的态度迫使他成为了当时人们的发泄口。
以郭沫若为首的,站在道德标准的制高点将沈从文的行为公之于众,连拉带拽将沈从文至于断头台,冠之以反动作家的名号。
沈从文的家庭被搅得一团乱麻,家中没有人敬着他,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满,被新政权的思想入侵。
在后来的岁月里,儿子和父亲的思想方式大有不同,以至于经常发生争执。沈从文一直发动新政权对劳动人民的压迫,新政权也在一直否定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
社会,家庭,思想上的压迫像三座大山压的沈从文无法呼吸。
让沈从文更加崩溃的是,自己的弟弟沈荃被误杀了。
1949年,沈从文不堪重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家中自杀,狠心割破了自己的动脉。幸运的是,沈从文很快被亲戚发现了,及时得到了救助。
刚刚恢复意识的沈从文被家人送去了精神病院,自此,他不再写小说,因为写小说的沈从文已经ZS了。
在精神病院的沈从文一直致力于文物研究,直至去世。
在我们看来,沈从文不堪生活重负觉得ZS结束一切,或许在沈从文眼里,正是因为看清了一切,寻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对一切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