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输出,为什么需要更多“李子柒”?

2020-01-02   东方出版社



照片中的女孩名叫李子柒。


即使你之前没看过她的视频,应该也对这个成为近期流量担当的名字有所耳闻。

伴随微博上阅读超过7.5亿次的“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热搜话题,以及人民日报、央视点赞“因为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这个名字彻底火了。


在国内,她的新浪微博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李子柒拍摄的所有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的衣食住行展开。



她的每条视频几乎都有几千万次的点击。视频中的她,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牵着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间收获。她4月会酿枇杷酒,5月又能酿出樱桃酒,7月做出七巧饼,8月做出苏式鲜肉月饼。



在境外,数百万外国人也是李子柒的粉丝。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视频平台上的粉丝数是735万,这个粉丝数超过了很多境外大媒体。


在李子柒的笔墨纸砚视频下,外国人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她正在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中国。”


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以色列人、俄罗斯人、沙特阿拉伯人等几十个不同国家的人,用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在她的视频下为她点赞、为中国文化点赞。


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的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南怀瑾先生也曾在著述中提到,我们这一百年来的文化是输入的,都是从外国搬进来的。而现在开始,中国人要自强,中国文化要输出,向外传出去。今天结合李子柒现象的热议,我们再听南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输出传播,感悟更深。


01

人在勤劳辛苦的时候,良善的心性容易发挥出来

中国文化有个重点先告诉大家,中国人的经济思想哲学是“勤俭”两个字,也就是要勤劳节省。我们现在整个的社会发展太过奢侈,刚好违反这两个字,这是非常严重的!我先提出来。如果要用“休养生息,重农轻商,注重勤俭”这个题目,把每代的历史做对照,至少要讲半年的课程。


中国文化讲经济有几千年的历史,不管是孔孟之道,还是诸子百家,都是讲勤劳节俭的。譬如《大学》里说“生之者众,用之者寡”,这是经济的大原则,生产的要多,用的要少。老子也讲,吾有三宝:“曰慈”,仁爱爱人;“曰俭”,勤劳节俭,俭省不是小气哦;“曰不敢为天下先”,绝不成为开时代坏风气的先驱。(《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一个人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


所以古代许多懂得为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劳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许多意义。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人在辛劳困苦的时候,对人生的体会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发挥出来。(《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02

中国文化从现在开始要向外输出,中国的前途关系人类的前途


我最近看到外国人写的文章,说西方文化很快就要被东方文化吞掉了,由两个东西开始,一是饮食,中国、印度的馆子遍及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晓得吃中国菜、印度菜;另一个是修定,中国的禅定和印度的瑜珈,吞没了西方文化。这篇文章讲得很实际,这个趋势确实如此。


我几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也讲过,我说三十年前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到处碰壁、吃不开,但是三十年后,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换你们吃不开。(《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


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跟人类的文化(还不是世界的文化)合流,开展人类未来的前途,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在我的观念里,中国未来的前途关系人类的前途。(《南怀瑾讲演录》东方出版社)

我们在这里办了这个太湖大学堂,实际上的目的是沟通。沟通什么?沟通东西文化,东方与西方,把西方科学与中国人文的文明相结合。我们这一百年来的文化是输入的,都是从外国搬进来的,用得对不对,不知道。几十年前我就说过了,从我开始,中国文化要输出,向外传出去。

至少你们有机会在这里碰到,有些外国的著名学者,都来这边找我,这是文化的出口耶!过去我们中国人崇洋媚外,对外国文化崇拜得不得了;你们现在也一样,也都想要孩子们出国念书。


可是你看这一批外国有名的老科学家、学者却来找我,实际上他们是来找我们的中国文化,想带回去融入西方,挽救人类社会。你们这次刚好碰上几位,在这里是常有的事。我说这些话的用意,是说中国人要自强,自己的文化断根了,要怎么去建立,这个题目太大了。(《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


有一年,我曾在孔孟学会讲“五百年而后王者兴”的问题。上古史因资料不全,暂不去说。从周文王到孔子为五百年算起,是第一期。到现在一九七九年,已经是二十世纪末期,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刚好是第六个五百年开始。

孔子以后这个五百年,中间就是汉朝统一,汉武帝跟董仲舒整理文化,这是第二个五百年。由汉武帝到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禅宗的传入为第三个五百年。然后由达摩祖师到宋儒的兴起,是第四个五百年。理学家的兴起到王阳明的学说影响整个东方民族,为第五个五百年。


由王阳明到现在四百多年,这个历史的大命运,是一个关键,所以讲算命啊,我们这个民族,交运脱运之间,是很苦的。


在这个过来以后,你们青年一代,现在就要努力,未来五百年的命运,操之在你们的手里。不过要看你们能不能挑得起,五百年的命运能不能做一个黏胶,把这中间连起来黏住。假设你们还不能做个黏胶,前后就联结不起来了,中华文化断了怎么办?所以看青年同学哪一位能够充实自己,能够真正挑得起来,才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孟子与尽心篇》东方出版社)


本文结合人民日报公众号、东方出版社南怀瑾先生著述整理。


编辑 | 小舟 监制 | 南北 购书 | 阅读原文



《天香桂子落纷纷——南怀瑾先生诞辰百年纪念集》



本书60余万字,内容翔实、资料珍贵。作者百数十位,来自不同阶层、各行各业,或生前亲近过南怀瑾先生,或是南怀瑾先生的忠实读者。


书中文章或发言长短不一、体裁多样,或反映先生之风,或追忆交往故事,或自述学而时习之的体悟,或通过解读先生及著述,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以及对先生精神的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