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极光,命里带红?

2023-07-18   中国国家地理

原标题:中国本土极光,命里带红?

在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总是能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景观

那下面这些你是否都了解呢?

荒芜的戈壁我们或许已见过,

黑戈壁又是什么

中国境内真的能见到极光吗

在成都总去遥望雪山,

你有回头看过身后的高山吗?

常去网红巴音布鲁克,

那你知道其精华是什么?

如果你有疑问,不妨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比戈壁更酷的是——黑戈壁!

戈壁是干旱区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地貌学上把地表布满大小砾石、卵石、石块的荒漠称为 戈壁。在我国,戈壁的分布面积接近6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戈壁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以及西藏的东北部等地均有分布,但 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是新疆东部、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西北部,这片区域也是黑戈壁的典型分布区

中国戈壁集中分布区

黑戈壁直接通过地表砾石的颜色就能分辨,虽然砾石的大小不一,但砾石表面的颜色都泛出黑色、黑灰色或黑褐色。

图中的黑戈壁位于内蒙古的最西端,在靠近中国和蒙古国的边境地区。

摄影/单之蔷

哈密市地处新疆的东部,气候上极为干旱, 大面积的荒漠和戈壁是这里最典型的地貌景观,这其中就包含了大片连绵壮观的黑戈壁。

俯瞰地面的视角是欣赏戈壁这种大尺度地表景观的最佳视角。 当视角抬升、视野扩大,一种全新的风景出现在眼前,黑戈壁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和多元,空旷悠远的戈壁此时竟然变得温婉柔美,流水的曼妙曲线在黑戈壁上舒展,流水及其带来的营养物质滋养出一丛丛荒漠植物,为荒凉的戈壁带来生机。

包裹了黑色荒漠漆的砾石,为大地铺上了最为深沉的底色,而拨开这些黑色的砾石,让其下部的土色浮现,就能创作出黑白分明的作品。

摄影/刘莫

黑戈壁最典型的特征除了组成戈壁的砾石表面要包裹荒漠漆,还有其地表要有荒漠砾石层的存在, “上砾下土”才能称之为黑戈壁。

关于荒漠漆的成因有至少7种说法,如微尘粘附说、细菌说、毛细蒸发说……这里就不一一例举。我倾向于一种说法: 荒漠有强烈的日温差,夜晚的降温使得石子的表面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溶解了石子中铁和锰的化合物,白昼的高温使得冷凝水形成的溶液中的水分蒸发了,但铁和锰却留下来,形成了荒漠漆

正是这层砾石表面的荒漠漆,使得戈壁整体呈现出乌黑发亮的色彩,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层漆膜反射太阳的光辉而形成一片闪闪烁烁犹如海市蜃楼一样的景色

摄影/刘莫

中国本土极光,命里带红?

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创造了一个月内在我国新疆、黑龙江等不同地区多次目击、拍摄极光的纪录。同时,他在国内首次拍摄到的稳定极光红弧(SAR),也成为科研的珍贵资料。

2023年4月24日凌晨4:24,摄影师戴建峰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拍摄到了极光和稳定极光红弧(SAR)。

图中,最上方那一弯呈弧形的红色部分,是稳定极光红弧(SAR)。在SAR下方,颜色更亮、更红的部分,是极光。

摄影师/戴建峰

克拉玛依市是我国看极光的福地。早在2015年3月,北京天文馆的朱进馆长就曾在克拉玛依市北部的乌尔禾区偶然拍到了极光。

平时,要看到极光,不仅取决于太阳与地球磁场的活跃程度,还要求我们身处高纬度地区,天气晴朗,北方视线尽可能开阔(这里指在北半球观测。在南半球观测,就要求南方视线开阔),且不受光污染的影响。

2015年3月18日凌晨4:08,北京天文馆的朱进研究员,在新疆克拉玛依偶然拍到的极光

摄影/朱进

要想在我国观测和拍摄到极光,关注空间天气预报是首要工作。从目前来看,只要磁暴等级达到G2或G3,就有机会在我国高纬度地区拍摄到极光。

此外, 要想成功拍摄极光,还受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日照时间、月相、交通条件等。此外,相机和镜头也十分关键,因为极光总体发光较弱,要求相机有很好的高感光素质。另外,大光圈的广角镜头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极光总体亮度可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曝光时间。这样,一张清晰绚丽的极光照片,将有机会被你记录到相机中。

2023年4月25日凌晨5:00,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拍摄的极光

摄影/王俊峰

我们 平时看到的极光图片,大多是在极圈附近拍摄的,就颜色看,以绿色居多。但为什么在我国、欧洲、澳洲等中低纬地区拍摄的极光,却以红色为主呢?

这需要我们对极光颜色的空间分布有一个认识, 在不同高度,极光的颜色不同。极光产生的高度范围为距离地面的80—1000公里,主要集中在90—400公里。在300公里以上,是以波长670纳米的浅红色为主;200—300公里,以波长630纳米的深红色为主;100—200公里,以波长557.7纳米的绿色为主;100公里以下,则是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成的深红色。

人类观测极光示意图

资料来源/李斌

绘图/吴筱兰

有过在海上看远处帆船经验的人知道:最先看到的是帆船的桅杆,然后才是帆船的船体。我们站在地面上看极光,与看远方帆船的道理相似。地球表面有一定弧度,我们看远方物体时,该物体的最下面部分有可能被地球球体遮挡住。

因此,如果观测点离极光太远,极光下部的绿色就可能被大气中的云或附近的山、建筑物遮挡。另外,类似于太阳的余晖,红色光线由于折射率小,能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因此,中低纬度的人去观察高纬度地区的极光,看到红色极光的概率就较大。 在我国看到的极光主要是红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离极光卵还很远。

2023年4月25日凌晨1点左右,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拍摄到的极光

摄影/杨雳鹏

正是 在强地磁暴的加持下,高纬度地区的极光卵不断膨胀扩张,让中国、捷克、澳大利亚等中低纬度地区的人们也能一睹“欧若拉”(极光)女神的风采 。在未来的一两年内,随着太阳活动周期进入顶峰,我们或许也将有更多机会在国内或其他中低纬地区国家欣赏、拍摄到绚丽的极光。

来自成都东方的苍龙——龙泉山,

常被雪山抢去了风头

“在成都遥望雪山”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在眺望成都市西侧洁白神圣的雪山之余,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身后镇守东方的苍龙—— 龙泉山。这座山脉的重要性,可能远超你想象

图中前景为龙泉山脉苍翠的植被,远处是邛崃山脉的皑皑白雪,成都位于他们中间的低地平原当中。

摄影 / 嘉楠

它不仅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分界山岭,甚至,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也离不开它的襄助。

龙泉山,对成都人来讲既熟悉又陌生,这里 春天的桃花,山上的石经寺、金龙长城、云顶石城,山下的洛带古镇、五凤溪古镇,山间的龙泉湖、百工堰、宝狮湖等水库……都是浸润进成都人记忆的生活符号。

图为龙泉山的桃花,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桃红是许多人对龙泉山的第一印象,龙泉桃花早已成为这座山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

摄影/嘉楠

龙泉山脉是一条略呈东北—西南走向、长200余公里、主体宽10—18公里的狭长背斜断块山。其东缓西陡,中段核心区平均海拔高700—1000米,相对高差250—600米。

龙泉山脉最高峰有两种说法:一为长松寺1059米,一为周家梁子1051米。上图为长松寺和周家梁子两座山头,据说因为修建雷达站,长松寺山顶曾被削平了一些,它今天的海拔只有1046米,从龙泉山脉的最高峰退居为第二高峰。

在四川盆地内部,主要可分为三大板块,西边的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川西坝子)、中部的 川中丘陵以及在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之间的 龙泉山脉。因此从地理重要性的角度看, 龙泉山脉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分界山岭

龙泉山脉东西两翼的边界是比较清晰的,而南北起止则相对模糊。不过,多数研究者认为龙泉山脉的北界尚在凯江以北的绵阳安州区境内。

图中是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通江社区附近,凯江迂回穿越龙泉山脉时的大回湾

成都平原西缘的龙门山—邛崃山一线,正是今天被称为 “华西雨屏带”的降水富集区。季节性、周期性洪水的暴发使这里在上古常为一片泽国。龙泉山脉从东边阻隔,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关住了河流,却成了水患的温床。

人类没有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前,许多民族流传着的上古滔天洪水的故事并非是空穴来风。直到 战国时期都江堰工程竣工后,才基本解决了岷江出山后在成都平原泛滥的问题。

图中的龙泉山脉与下方的成都平原,连同山脉以东的四川盆地,在若干年前四川盆地曾是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在经历了海侵、造山运动、盆地断陷等地质演变后,沧海才终变桑田

摄影 / 嘉楠

但龙泉山脉也将这些河流带来的 洪积和沉积物质“拦”了下来,使得它们没能继续漫流到川中丘陵地区。这些被拦截的河流洪积和沉积物质,最终形成了 奠定天府之国基础的肥沃土壤

巴音布鲁克的精华,

鲜有人知!

近年来,巴音布鲁克草原名声在外,成了网红打卡地。不过对于 巴音布鲁克的精华所在地——尤尔都斯盆地,人们可能还没有太多认识。

这是一个地处 天山腹地、被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也是一个 “高、寒、湿”兼备的独特盆地。

尤尔都斯盆地有天山面积最大的湿地,堪称“天山之肾”

摄影/韦革宁

尔都斯盆地海拔2400—2600米,地处在 北部依连哈比尔尕山、西部那拉提山与南部科克铁克山—霍拉山的合围之中。

在盆地中部及东部,还有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额尔宾山。这座山将整个盆地分为两部分,不过在该山脉和那拉提山之间留了一个缺口,勾连起了两块盆地—— 西南是大尤尔都斯盆地,东北是小尤尔都斯盆地,由开都河把它们连接起来。

一道彩虹横跨在尤尔都斯盆地边缘的平原和丘陵上空,为这个湿润的天山山间盆地做了一个极好的代言。一条大河——开都河蜿蜒流淌,将盆地划为大小尤尔都斯两个盆地。

摄影/关晓东

盆地 年降水量270多毫米(《中国天山自然地理》),周边山地发育了现代冰川,冰雪融水和降水都汇入了盆地。盆地最大河流——开都河长560公里,平均年径流量达33亿立方米,在汇聚众多支流后,穿过焉耆盆地,最终汇入 博斯腾湖

尤尔都斯盆地是开都河的上游源流区。尤尔都斯盆地和开都河,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地面径流不易渗入下面的冻土层,因此开都河在尤尔都斯盆地里形成了大面积沼泽,曲流极为发达。这些沼泽是 当地优质的牧场和割草场,也是 很多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

这里有着理想的高寒湿地环境,为天鹅等鸟类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包括大天鹅在内的146种、数十万只鸟类在此繁衍栖息

摄影/沈久泉

就年降水量来说,尤尔都斯盆地虽比不上新疆最湿润的伊犁盆地(年降水量约410毫米),但前者的年蒸发量只有1250毫米,与后者的年蒸发量相当;前者年均相对湿度60%,也与后者大致相当。

北疆地区雷暴(冰雹)多发,就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来说,以天山山区的尤尔都斯盆地最多,为36.2天。

图为一场雷暴在尤尔都斯盆地上空形成了壮观的雨幡,预示着这里即将迎来一场大雨。

摄影/李海辉

但由于尤尔都斯盆地海拔超过2400米,比伊犁盆地(海拔600—1000米)高出不少,因此相比而言,后者更温暖(年均气温10.4℃), 前者要冷得多(年均气温-4.2℃),积雪期210天, 最大冻土层厚达120厘米。

尤尔都斯盆地也是一个“高冷”盆地:冬季长达7个月,年平均气温仅-4.2℃。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大面积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摄影/金洁

因为高寒,尤尔都斯盆地不像伊犁那样,可以大规模发展农业。不过, 对牧业来说,尤尔都斯盆地的高寒也算“恰到好处”

由于高寒、湿润的气候特点,尤尔都斯盆地的草地资源丰富,草质优良,成为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的游牧之地

摄影/沈久泉

本文分别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7月文章:

《去哈密 看戈壁》

《中国人可以到中低纬地区拍极光了》

《龙泉山脉 “拦”出了成都平原》

《尤尔都斯盆地 天山中的高寒“湿岛”》

审图号 GS 京(2023)1260号

去哈密 看戈壁

撰文/单之蔷

哈密:

荒漠交会,探险家聚首之地

撰文/单之蔷

象形冰纹雪痕

风雪河湖“印象派”

撰文/黄涛 栗山 摄影/王汉冰 等

龙泉山脉 “拦”出了成都平原

撰文/魏伟 摄影/魏伟 等

中国人可以到中低纬地区拍极光了

撰文/戴建峰 李斌 解子康 摄影/戴建峰 等

墨脱 海拔梯度造就的鸟类天堂

撰文/曾祥乐 摄影/刘璐 等

重访安岳石刻

从隋唐到南宋,一曲600年的石窟之歌

撰文/萧易 摄影/袁蓉荪

京西一棵朴树 “蝴蝶幼儿园”

撰文/唐志远 摄影/唐志远 等

尤尔都斯盆地 天山中的高寒“湿岛”

撰文/李佩红 摄影/赖宇宁 等

微信编辑:七过、广平

话题

还有哪些你熟悉的景观比较新奇?

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2023年01月丨它的再次蓄力,能让江西重回巅峰吗

2023年02月丨

在江西,走进地道古徽州

2023年03月丨

从福建石沪到“海峡石沪群落”

2023年04月丨

如果天空也有发型,会是什么样?

2023年05月丨

青海出了个“红河谷”!

2023年06月丨

天山竟然有座“古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