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常见的“小病”,让人患癌风险高30倍,恶性程度堪比“癌王”

2019-12-12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小病”

你愿意开刀动手术吗?

65岁的刘老太太不愿意

“不疼不痒、不影响生活,何必挨一刀?”

“这么大年纪,挨一刀,肯定要伤元气。”

可万万没想到

9年后

她竟然……

01

结石还会“变质”?

9年前,刘老太太被确诊为胆囊多发结石,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胆囊,但包括刘老太太在内的一家人,都没把医生的建议当回事儿。

直到今年11月,老太太小便发黄,并且全身瘙痒,家人陪她去医院检查,医生答复“胆囊有问题,建议转诊到肿瘤专科医院”。

“肿瘤专科?不是胆囊结石吗?

刘老太太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张玲。入院后完善检查发现,刘老太太胆管中下段有肿瘤导致梗阻,胆囊区有实性占位,考虑胆囊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而且可能是晚期

经过与患者家属的反复沟通后,最终决定为刘老太太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胆管空肠吻合,消除黄疸,以求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02 这种癌发病率低但风险高

胆囊结石咋就变成了胆囊癌?

很多人对胆囊癌了解并不多。相比其他脏器的癌症,胆囊癌的发病几率要低,但恶性程度很高。

由于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病人很少,而放疗、化疗等治疗有效率很低,术后的5年生存率不到5%。其凶险程度,与我们熟知的“癌中之王”胰腺癌、肝癌不相上下。

03 胆囊结石是高危因素

目前,胆囊结石已经明确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胆囊腺瘤性息肉一些少见的胆道畸形也会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

“因胆囊结石诱发胆囊癌患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张玲主任惋惜地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但是人们对于胆囊结石的认知度却并不深,往往认为胆囊结石如果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开刀,甚至连一些医院的医生也有诸如此类的想法。

据目前的研究显示,胆囊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极易诱发急慢性胆囊炎,继发胆管炎和胰腺炎,最后导致胆囊癌的发生。

超过7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且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的近30倍。

结石直径3厘米以上的患者,发病率是1厘米结石患者的10倍。

04 预防切除胆囊是唯一预防措施

如果你已经患有胆囊结石,那下面这一条你一定要关注

针对胆囊癌危险因素,应该采取积极预防,而胆囊切除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预防措施。

存在下列情况,建议预防性胆囊切除

1、50岁以上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

2、胆结石病程大于5年;

3、B超提示胆囊萎缩、囊壁明显增厚、瓷器样胆囊;

4、结石直径大于2.0厘米;

5、胆囊颈部嵌顿结石;

6、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10毫米,或基底较粗者;

7、CT检查胆囊壁呈局限不规则或弥漫性增厚,腔内壁凸凹不平,增强扫描时胆囊壁明显强化者;

8、瓷化胆囊;

9、曾行胆囊造瘘术;

10、胰胆管先天性汇合异常。对于未能手术的高危患者应定期随访、动态监测,以利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张玲主任提醒胆囊结石本身就是病,不是痛了才叫病,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就诊手术。胆囊癌可防不可治,切莫掉以轻心、得过且过。

审核:庞红卫

编辑:王晓凡

作者:王效谦 王晓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肿瘤患者的首选医院

守护健康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