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你留京吗?(内含福利)

2021-02-08   TimeOut北京

原标题:今年春节,你留京吗?(内含福利)

今年春节,你留京吗?(内含福利)

不知不觉,农历新年已经开始倒计时。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小到大,回家过年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所有传统节日里,它有最强烈的仪式感,是我们一年到头的企盼。

但今年的春节不太一样,在疫情防控的影响下,有一群人,选择了留守北京。

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边吃零食边发朋友圈吐槽春晚,也少了三姑六婆的“盘问”……留在北京的人们,会怎么度过这个春节?

我们和10位决定留在北京过年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聊了聊他们的过年计划,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梓潼

职业:图书编辑

年龄:90后

家乡:内蒙古

第几次留京过年:1

公司说,过年离京要报批,谁审批谁负责。领导也成天在办公室说“这个责任可谁都付不起”之类的话。 想到才正式入职不满一年,来自领导的压力肯定顶不住,就放弃努力了。

父母也劝我啊,说你就安心在北京吧,别总想着变着法的跑回来。我是真想回家啊,每次想到回不了家都能哭一场。

我是内蒙人,从小就喜欢北京,考大学的时候,北京以外的学校完全没考虑。在北京上学7年,出国呆了一年多,去年又回到北京工作。

疫情期间,我就在北京居家实习,说是居家实习,其实是在家等待正式入职的消息。那时候经常会焦虑,但好在朋友、父母给了我很多支持,让我坚持了下来。

现在也正式入职工作了,希望以后空闲的时间都不要被焦虑毁掉。

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爱好上,我上了两个舞蹈班,一个尤克里里班,每天下了班吃点东西就去上课。每天都会期待今天学什么,有时候走在去上课的路上,都能开心得笑出来。

目前还是单身,还是会经常感到孤独。有时候就是李雪琴说的那种感觉“这屋里要是有个人该多好啊”。找个能舒服的陪着彼此的人,也要历经好多努力和曲折。 我很警惕,不让自己陷进孤独里。

期待新年可以有突破~

往年过年怎么过

年二十九,和爸爸一起清洗全家的灯罩灯泡

三十儿上午给里里外外的门上贴春联

放鞭炮,每年的鞭炮都是我点;妈妈拌的放鸡蛋丝的凉皮

(也许要不是回不去,我也不知道自己这么想回家。)

今年过年计划

三十儿和几个老朋友包饺子、吐槽春晚

初一给在北京的亲戚们拜年,初二去姐姐家当是回娘家;到处串门凑热闹,蹭吃蹭喝蹭红包

练练舞蹈和尤克里里的基本功

王二

职业:自由职业

年龄:80后

家乡:云南

第几次留京过年:1

众所周知因为疫情,省间旅行变得不那么方便,出于各地政策持续变动的考虑,为了避免春节后因为返京的政策再次改变而让回京行程变得不可预测,最后决定踏实留京过年,也算响应国家的号召。

更实际的考虑是:节省旅费和避免万一出现的隔离费用。

不回家过年,父母表示理解,比较在现在这个状况下安全是最重要的。旅途中无论飞机还是高铁都有着一定的感染风险,留在原地无疑更稳妥。加上最近两个月前刚返回老家办事并与家人共处了几天,再次团聚的需求暂时不那么迫切。

我是云南人,当初为了更广阔的事业和发展空间来到北京。因为种种原因三个月前离开工作10年的行业,陷入低谷。

2020年就是这样的跌宕,有种大梦一场的感觉。同时也有时间停下来,暂时迷茫一下,思考自己所求所想,以及今后真正想做什么。

虽然失业不是疫情造成的,但是疫情期间失业后确实面临了现实的经济压力,消费降级,减少不必要消费是最近几个月最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寻找新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也没有预计中顺利。

暂时没有考虑离开北京。因为离开北京意味着发展机会更少,至少目前是这样判断的。

往年过年怎么过

回老家陪伴父母

有时候安排一半时间出国旅游,一半时间陪家人

今年过年计划

为新的小说构思

大年夜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年夜饭,看看电视

sylvia

职业:记者编辑

年龄:90后

家乡:天津

第几次留京过年:1

2021年是我第一次留守北京过年,不想给自己添麻烦,也为了父母亲戚们的安全吧。

不过其中也有点无奈,家人当然是表面无所谓,内心的感觉在言语中也藏不住。

我弟弟和妹妹总发微信问我,今年到底还能不能回来啦,等我一起逛超市、买年货呢。爸妈还是依旧把冰箱塞得满满的,心想着万一回去了,食物不够就不好了。家里的长辈也是给我打视频,问我近况,担心我不会做饭,吃不好。

有一句有点俗的话,别人都关心你飞不飞得高,只有爸妈会问你飞得累不累。希望今年的春天,疫情好转一些,能够陪他们出去旅行,抛开其他工作和自己的生活,专心陪父母吧。

大学时来的北京,到现在以及有6年了,时间过得真的挺快的,工作上目前遇到了一些瓶颈,一直想着如何再去突破一下。

日新月异的媒体行业现在人才辈出,很多刚入校门的实习生都变成了全能抗打工作人,真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所以,越发觉得有危机感了。但好在,我的个人生活把失衡的天平拉回来了。

去年我结了婚,近期可能有要一个宝宝的想法。 趁着年轻,把人生大事都解决了,即使是有压力和迷茫,工作和生活始终都要有一个方面在一直前进吧!

疫情从2020年持续至今,情绪从最开始的焦虑慢慢缓和。好在我们是两个人住在一起,经济压力相对没有那么大。如果是单身的我,可能情况会很糟糕吧。

但说实话, 情况再差也没想过离开北京,因为这里积攒着我当时青春的懵懂,初入社会的不安,还有现在为人妻的平和,我挺想继续陪着这座城市一起走下去的。

往年过年怎么过

大年三十和父母一起

初二初三 家里长辈围桌打麻将,我们小辈去压马路、逛公园

前年家附近的公园还修建了一个人工雪场,过年不休的那种(哎,说着说着就好怀念呀)

今年过年计划

叫上几个好朋友一起在家做饭、刷剧、打桌游。

可能跟老公两个人去附近爬爬山或者泡温泉

郭师傅

职业:网约车司机

年龄:90后

家乡:河北

第几次留京过年:1

我们估计要年三十才能放假,回老家时间也很赶,决定留守北京过年。

我来北京生活工作比较早,在亦庄附近买了房。可能当时也没有太大的抱负,不像其他年轻人想着年薪百万,就在小区边上开了一家生鲜超市。爸妈退休后也没什么事干,他俩就负责看店。

我们家孩子现在是1岁9个月大,媳妇儿现在是全职带娃,等于我在家是“多余”的,男人看孩子也头疼,没耐心,后来就出来开网约车。 我一般晚上六七点钟出车,跑到夜里一两点,差不多六七个小时,回家前先到店里看看缺什么货,第二天就顺便去上货。

疫情期间我们的店倒是没什么影响,因为属于保障民生的生鲜超市。小区里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属,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可以直接到店里买,我们也能给上门配送。

现在我已经接种了第一针疫苗,打之前挺忐忑的,但过后没什么反应。等着接种第二针。

往年过年怎么过

往年都会回老家过年,因为爷爷奶奶还在那边生活,老人也不太愿意来北京过年,太折腾

今年过年计划

年三十在家看春晚,顾店

有空的时候陪爸妈和老婆孩子逛逛街,去公园溜达

可能也会安排出车

杨大爷

职业:垃圾分拣工

年龄:50后

家乡:河南潢川

第几次留京过年:6

女儿成了家,在北京买了房子, 我和老伴也在北京工作,5年来就没回过老家,都留京过的年。

我67岁,老伴68岁,在同一个小区做垃圾分拣的工作,因为她身体不好,看病要钱,不想给女儿添麻烦。

十几岁的时候女儿就来北京打工了,后来遇到了现在的老公,一个福建人,就结了婚,孩子也有了。虽然女儿一直叫我们不要工作,但是 但凡年轻十几岁,我们也不想干这脏活累活啊。五十岁能比现在有更多工作可以选。

我们住在物业分配的平房里,有厨房,平时就自己买菜做饭。工资我一个月3000元,老伴2500元,下班时间是晚上8点,加班的话,一个小时5块钱,最多不超过20元。但是这个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错,基本扔得很规范。

原来我和老伴负责的片区比现在大多了,后来实在顾不过来,物业才给缩小了范围。他们什么工具、装备都不提供,身上这件防水服还是让人从老家给寄过来的,耐脏,好清洗。

往年过年怎么过

回老家过年,一大家子吃个饭

后来来北京,和老伴去女儿家简单吃个饭

今年过年计划

和往年一样,和老伴去女儿家吃个年夜饭

早点回到小区,因为过年垃圾会特别多,又是个大工程

Betty

职业:新媒体编辑

年龄:95后

家乡:河南信阳

第几次留京过年:3

今年留京本是计划之内,因为刚进入新工作,裸辞后的空档期大大影响了经济状况, 工作后至今也没在北京存下积蓄,回家过年也是一场亲属间的经济实力battle啊……不过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有抬头迹象而多了不回家的客观理由,正好响应倡议了。

当时来北京工作生活的原因很简单——作为一个20多年生活在南方的女汉子,基本没有离开过信阳, 北京不常下雨的气候、冬天的暖气以及北方人直接爽快的性格都非常吸引我。北京的工作选择也更多些,至少我认为传媒行业是这样。

我是一枚工科生,这两年是从策划转为新媒体的。上一份工作是地产行业的新媒体编辑,也是因为疫情选择了这个行业,当时几份offer里薪资最高的。

但后来发现对房地产一直都不感兴趣,甚至有点抵触,所以就裸辞了。现在的公司是一家服务法院信息化的科技公司。

客观来说没有存款的我在北京只是生存,工作的变换也常常给我带来新的挑战。但租来的小屋干净舒适,工作的方向朝着初心前进,有三五好友,有远方牵挂,只要不考虑买房也就没什么大烦恼呀~

往年过年怎么过

毕业后就没有在家过年了,从2019年1月来北京实习起,这是我即将独自度过的第3个春节。

今年过年计划

宅家,因为刚跨到了一个新行业,希望自己假期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和同样不回家的朋友相约跨年吃火锅

高翔

职业:学生

年龄:95后

家乡:山东

第几次留京过年:1

我爸妈在国外,今年过年回家会特别麻烦,所以他们打算不回来了, 就算回家过年,也是我一个人。再考虑到最近疫情的形势,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索性留京过年。

我是山东人,在上海长大。小时候我爸去上海当兵,我们全家就搬了过去。记忆里回到老家上学之前有一半的年是在上海过的,那时候高铁还没“普及”,回去很麻烦。

今年算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过年,好在学校可以住宿舍,没有租房的压力,不然确实是件挺头疼的事情。或许从小多年比较漂泊的生活导致了我有些没心没肺的习惯。

目前在学校已经呆了一年半,北京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很友好的城市。当初考研一心要考现在的学校,想要留在北京满怀壮志地干出一番事业。但去年疫情在家的半年多的时间重新的思考。

在中国,北上广与小县城之间也有很多二三线城市是不错的定居选择。所以,对于“后浪”们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年轻时可以北漂,多去闯荡,多去经历。但对于未来定居这件事,要从长计议。我的内心更希望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我国疫情是全球范围内控制得最好的,没有之一。 留京过年或许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但依然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当前相对安全的大环境,值得我们去全力维护。

往年过年怎么过

四年级我回到了老家上学,从那之后都是在家里过年了

但后来爸爸去国外工作,并不是每一年都可以全家团聚

今年过年计划

学校管控严格,不能外出,白天去办公室看论文“摸摸鱼”

晚上在宿舍看看书、打打游戏(但我算是个比较内向的人,自己一个人也并不觉得无聊)

Estella

职业:新媒体运营

年龄:90后

家乡:河南

第几次留京过年:1

今年留京过年主要是为响应河南省号召,次要是公司就放假7天,应该没有比我们放假更少的了吧…… 爸妈当然还是希望我回家的,但好在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就等疫情平稳以后再回去吧。

我大学学了一个父母帮忙选的专业,大二发现自己不喜欢,当时刚好是公众号“大热”时期,自己课余时间喜欢写读书笔记、游记类的文字,就慢慢开始学新媒体运营,恰好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师父,大三就开始兼职做一些排版、基础社群运营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我在老家待了半年,实在不想做那份工作,就裸辞来北京“搬砖”了。 工作在海淀区,住在回龙观,不是合租房,和房东一起住,房东是老北京人,人很好。

房东叔叔阿姨会经常叫我过去吃饭,会晚上问我几点回家,下雨会在小区门口接我,还帮我介绍对象。他们家里养了一只叫钢镚的猫,特别特别高冷,不过住了一年和我也熟悉啦,现在每天会在门口的桌子上等我回家,等我洗簌完,关灯,它才会慢悠悠地回窝休息。

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行业,赚的薪水足够满足日常吃吃喝喝,还能假期出去开心地玩耍,以及给爸妈准备节假日的礼物,总体来说还是开心的。

疫情中也面临过情绪压力, 因为我是一个周末休息一天也要到处走走逛逛的人(很喜欢看TimeOut周末推荐的路线),不喜欢在床上“肥宅”。疫情一来,博物馆,美术馆限流,不能经常外出,偶尔就会很抑郁,觉得在房间里很压抑,工作起来也充满暴躁的思绪。

也想过离开北京,会觉得在小城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不过去年疫情期间发现暂时还是待不下去,好像习惯了工作环境的简单、透明,不太会处理老家的人情世故了。

当然也不习惯没有博物馆的生活,这点北京比大多数城市好太多。目前还是喜欢北京

往年过年怎么过

回家,吃吃喝喝,看望姥姥姥爷

今年过年计划

首选宅家读书,肥宅,已经准备下单追剧必备零食了

Miss S

职业:国企员工

年龄:90后

家乡:华北

第几次留京过年:2

今年过年决定留京,一是为响应倡议,而且工作接触的领导级别比较高,更加要求我们不能有感染的风险。

另外回家要被问工作和对象, 这两个问题目前都没有解决好,回家只会伤了和气,影响心情,所以更没什么迫切回家的意愿了。

之前做crew的时候连续两年没回家过年,本身也不是恋家的人,家里都习惯了我的回家频率。而且 家里有医务工作者,非常理解疫情形势,态度是不给国家添乱!哈哈。

我是北方人,当时我们公司在北京的机会和资源更好、更多,就申请调到了PEK base。期间有跳槽去广东,但还是回了北京。

因为国企没有减薪,所以经济上没觉得因为疫情有压力;情绪上是有的,因为大环境不好,疫情加剧了求职的竞争程度,僧多粥少,换工作难度增加。 但也没想过离开,因为别的城市给不了北京能给我的。

往年过年怎么过

航空公司没有公共法定节假日,春节也有飞行任务或者备份任务

2018年春节飞拉斯维加斯,有三天的layover,看到科罗拉多大峡谷二十亿年的变迁,赌城的霓虹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些比重复的过年让我觉得更稀奇有意思

今年过年计划

留京也不会乏味啊,依然有很多值得去的店

见朋友。平时跨区相当于跨城没那么多时间,过年联络一下感情

不需要在老家串亲戚,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有大块时间用来集中学习/备考

红毛

职业:活动策划、DJ、社交媒体运营

年龄:95后

家乡:广西

第几次留京过年:1

今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外地过年。考虑到返乡过年的各种潜在的(隔离或核酸检测)政策,与同为室友的表哥一同决定,兄弟俩今年就在北京过春节,不回家了。

父母那边嘛,他们很淡定。在我取消机票之前,他们就知道我今年回不了家过年。就像网上段子说的:妈妈爱你,但是妈妈不想在家隔离。

我大学在北方上的,因为冬日暖气、干燥气候和豁达人情,一直钟情北方,在各种假期旅游考察以后,决定来到北京。北京有我的精神支柱——大家都尽情享受的派对和摇滚乐。

之前疫情期间很困难。首先是经济方面:因为工作很大程度上涉及酒吧、餐厅等公共场所,又是兼职的周末DJ,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零收入的状态,一直靠积蓄和各种花呗借呗度日,之后才好转一些。现在酒吧、餐厅也关停不定,但是比起其他的国家地区,北京已经好多了。

我在新媒体工作了一年半以后,开始了自由职业,现在接了一些新项目,感觉终于可以摆脱2020年的困境;至于生活,我也早已混成了泛鼓楼区域的“老油条”,有了自己固定去的酒吧和餐厅,但是依旧渴望探索新的领域,绝对不可在舒适圈里固步自封。

去年夏天曾经想过离开北京,还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去上海、三亚逛了逛,但是那些城市,还是没有和北京一样的灵魂,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往年过年怎么过

回广西老家,和亲朋好友逛逛吃吃玩玩

我们家不走亲戚,其实就是除夕奶奶家一顿饭,初二外婆家一顿饭的事儿

发红包,全家一起在沙发上“葛优躺”

今年过年计划

我策划了一个除夕派对,同北京的家人朋友一起包饺子吃饭跳舞守岁

北方的朋友向我们展现北方式的春节,也让外国的朋友看看纯正的中式春节

读者福利

今年春节,你留京过年吗?

欢迎留言跟我们聊聊你的过年计划吧!

我们将从评论区抽取3位读者

各赠送TimeOut北京坂本龙一封面杂志1本

(读者朋友们太热情,教授封面杂志已无库存,

看看是哪3位幸运儿!)

创作不易,拜托鼓励。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还不错,

欢迎转发,欢迎留言。

也不妨点亮在看,别吝啬点赞哦

编辑/莫兰

图/采访对象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或许你还想看

》》一周好玩 | 一份近期黑马电影片单,欢迎补充

》》二月京城看展指南

》》一周好玩|一个人”在线听演唱会“指南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