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拿着较高退休金的退休人员还到处打工,为什么?为了充实生活

2022-02-10   逐月空间

原标题:一些拿着较高退休金的退休人员还到处打工,为什么?为了充实生活

我说说我的两个老领导,退休后还出远门打工的事儿吧:

说老实话,他们退休后,放下架子、放下身段、忘掉过去,远赴他乡打工,我是非常敬佩他们的。

这两个领导,都是在部队服役达到本级职务55岁的最高年龄时,先后从部队直接正常退休的,属于军队退休干部。

第一个是我原单位的政委,是单位的主官之一,并兼任部队驻地自治州州委的副职领导职务。

他退休时,是正师职大校军衔。与地方公务员的职级相比,跟正厅级领导、地市级正职领导平级。

在部队时,按照有关规定,为了工作方便,他有专车和专职驾驶员。能力强,权力大,可以说是比较体面风光、有较高身份地位的领导。

但是,他正式退休后,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决定,就是从成都的家中,远赴重庆,到他侄儿开的钢材贸易公司打工,并且一干就是十多年。

其实,他的家庭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他当时的退休金一个月有6000多元,比地方相同职级的退休干部要高出一大截。他爱人当时的退休金也有3000多元,在当时同等条件退休人员中,也是比较高的。他的一儿一女都是公务员,在成都有车有房,生活无忧。

他在重庆打工期间,因为当时还没有移交地方政府接收安置,他还是是我们单位管理的退休干部。

一次,单位根据有关规定,派我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去找他办理有关事务并顺便看望他时,看到他租住在郊区一所很小的民房里,房间里设施简陋,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什么也没有。

当时,我就在心里想,一个过去堂堂的正师职领导,退休后居然能够放下过去、放下架子,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外出打工,实属不易,也难能可贵。

当我开玩笑地说他过去是这么大的领导,家庭条件也不错,没有必要外出打工时。

他笑着说:打工不是为了钱,主要目的是找一个事做,好让自己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从在职时的领导,转换过渡到退休老头的角色,这样日子可以过得充实一些。再说,在这里,熟人少,没有人认识,也不存在丢面子和尴尬的情况。

另一个是我原单位的副政委,是单位的副职领导之一。

他退休时,是副师职大校军衔。与地方公务员的职级相比,跟副厅级领导、地市级副职领导平级。

在部队时,按照有关规定,为了工作方便,他也有专车和专职驾驶员。也是比较体面风光、有较高身份地位的领导。

但是,他正式退休后,没有选择休息,而是从成都的家中,远赴黑龙江,在他战友开的公司里打工,并担任公司行政部部长。连续干了八年,才回到成都的家中休息。

从他的家庭条件来说,也是比较好的。他当时的退休金每月也有5000多元,在当时与地方同职级的退休干部相比,也是比较高的。他爱人是公务员,收入也不错。特别是他的两个女儿比较优秀。一个考上了军校,当了军官;另一个考上了四川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大型国企直接招聘录用。

按理说,他是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和经济负担的。后来,在战友聚会时,提起他退休后外出打工的经历,他也很坦然地说,55岁退休,年龄也不算太大。再说,过去在部队忙习惯了、紧张惯了,一下子退休放松了,一时是很不适应的。找个事做,反而过得更愉快、更充实、更轻松。

从这两位部队师职领导退休后的打工经历,可以看出,一些退休人员,特别是一些曾经的领导干部退休后,每个月拿着比较理想的退休金,家里又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和压力,为什么还要外出打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为了能适应环境。退休的一般工作人员也好,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休的领导干部也好,一下子退休了,一下子从过去有规律、比较忙的工作中退下来,大多数人还一时适应不过来,一天到晚光玩的话,反而感觉到难受、感觉到不舒服。退休了,无事、无官一身轻,及时找份合适的工作做,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一个过渡期,选择打工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2、为了生活更充实。退休后,一下子从过去的忙碌状态,变成了整天无事可做,就会让人感到空虚寂寞,感到无所适从。作为退休人员,放下过去,放下架子,把过去的清零,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找份工作,既可以让自己过得充实,又有一点经济收入补贴家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为子女生活考虑。虽然说很多退休后,又外出打工的退休人员并不缺钱,并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但是,这个年龄的人,在年轻时都吃过苦、受过穷。说句实在话,有的是过去穷怕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改变不了省吃俭用的习惯。虽然儿女也不需要自己帮助,但是,还是想多挣点钱,为儿女补贴一点,以减少儿女的生活压力。同时,也有不少退休人员想体现自身价值,觉得自己还有一点用,可以力所能及地发挥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