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文明社会体系中,如果孩子想要有所成就,那么需要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因为文化水平高了、学历高了,才拥有竞争力,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途径,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此,不少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急切地想要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孩子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你看人家小洲,绝对是读书的料”,本以为孩子读书会很好,哪料到一上学就惊呆了众人。
小洲是小区里的名人,怎么说呢,这个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他很多文化知识了,所以小洲认识的字都要比同龄人多很多。
所以,不少小区的邻居在聊天的时候,都觉得小洲未来肯定能够成大器,在学习上必然会非常的出色。
在小洲上了小学之后,一如邻居们猜测的那样,学习成绩确实很好。
但是,这种情况却没有维持多久,在到了小学中段之后,小洲的成绩就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就算是小洲的妈妈再怎么去辅导,小洲的成绩依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小区里面的很多邻居,在看到小洲的成绩急剧下降的时候,也都是非常的吃惊。
不过,一位退休老师却表示,其实小洲这个孩子,并不是一块学习的料,他的身上并不具备学霸们所具有的一些明显标识。
之所以,小洲在小学前期学习比较好,完全是因为小洲妈妈超前教育的原因。
而当孩子开始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就将自身的一些劣势完全显现出来了,学习成绩也就开始下降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和小洲一样,看似是个读书的料,但其实并不是真的是学习的料。那么,怎么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主要看孩子有没有这些特点,适用于多数孩子。
孩子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从这3点就能看出来,并非是胡说
平时是不是很讲道理
讲道理的孩子,通常学习也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讲道理的孩子拥有正确的逻辑思维。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并不会以一种过于主观的状态或是个人情绪好坏,来做出武断的判断,而是会以一种客观的状态,集合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得出结论。
这种思维习惯,恰恰对于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孩子在思考学习上的问题时,也会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会根据各种定理、概念等知识基础,来构建答题的整体思路,从而更高效、快速、正确的解答出题目。
其实这一点我们从那些比较显著的学霸身上都能够看出来。
比如每年的高考状元,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富二代,无论是农民家庭还是经商家庭,他们都具有极正的三观,平时行为做事都是极为讲道理的。
平时的情绪是不是积极正面
孩子的情绪问题,其实和是否适合学习,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当孩子情绪处于积极状态的时候,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效率就会很高。
因为积极的孩子其主动性很好,学习的时候求知欲比较强。
在他们的眼中,学习新知识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是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是“分内之事”,就像是每天吃饭喝水一样。
但如果孩子情绪消极的话,会将学习视为一种“身外事”,满脑子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将知识全部掌握,而是如何逃避学习。
另外,孩子的情绪是不是积极正面,也是孩子平时作息、学习兴趣的一种侧面体现。
如果孩子休息不好、吃不好、一学习就头疼的话,那么孩子肯定会经常处于负面情绪的。
所以,情绪经常保持在积极状态的孩子,身心相对更健康,在学习方面自然会表现得更好。
做事的时候是不是较难干扰
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叫不应”。
比如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你叫孩子吃饭,叫了几遍孩子才回应。孩子在玩的时候,你让孩子喝水,仍旧需要叫好几次。
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孩子“耳朵聋”,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因此而训斥孩子“听不见”,说这是一种坏毛病。
但其实,这正是孩子精神高度集中的表现,也就是专注力较强的一种体现。
专注力,可以说是影响学习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决定了孩子在学习时的深入程度,也决定了孩子的记忆效率等等。
专注力强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事半功倍,学的很快,并且不容易出现知识盲点,在记忆力方面也很出色,几乎达到一种过目不忘的地步。
所以,如果你再发现自己的孩子“叫不应”,可别去训斥孩子了,因为那是孩子做事太专注了。
如果此时此刻你打搅孩子做事的行为,就是正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时间长了,孩子的专注力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结语
孩子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从孩子平时的表现就能够看出来。
当然,如果你家孩子具备读书的料的这些特点,也别太得意,毕竟后天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就算孩子不是读书的料,我们作为家长也不需要太过忧心,只要家长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路,那么将来孩子一定也会有大作为的。
【互动话题】:你觉得孩子是否是读书的料能从哪些方面看出来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