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徐帅的警卫连长,55年授中将,曾任三大军区司令,儿子是中将

2022-08-20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他是徐帅的警卫连长,55年授中将,曾任三大军区司令,儿子是中将

湖北红安曾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举起红色旗帜的区域之一,建国后这里共走出223位开国将军,被称为“第一将军县”,其中有13位是开国中将,而秦基伟中将略显特殊,因为他是唯一担任国防部长的开国中将。

秦基伟生于1914年,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备受家人的关爱。他也曾有一个美好难忘的童年,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十岁那年一场瘟疫在他的家乡降临,三年之内,父母、伯父和哥哥相继病逝,唯一的姐姐也嫁往他乡。在送走姐姐后,他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为了生存任何苦活、累活、脏活他都干过,两年的经历让他养成坚忍不屈的性格。

黄麻起义后,革命烈火在大别山地区熊熊燃烧,秦基伟铁下心来跟着红军干革命,到了1931年他已是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的连长,负责警卫总指挥徐向前的安全。

有一次徐向前在指挥黄安战役时,一股敌军冲破红军阵地,当时敌军距离指挥部的距离只有一千多米,形势一度危急,情急之下,秦基伟挥着马刀,举着驳壳枪带队冲了出去,经过一番拼死搏斗,将这股顽敌击溃,危急的局势也转危为安。

通过这次精彩表现,也让徐向前看出秦基伟的能力,为了培养他先是把他调到红31军当团长,后来部队扩编将他提升为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秦基伟参加了西路军,当时他协助总后勤部部长郑义斋守卫西路军总部临泽县城。1937年1月,刚刚在高台打败红五军的马家军,乘胜追击将临泽城团团包围,当时城内仅有一个连的警卫力量,危难之中,秦基伟挺身而出担任城防总指挥。

在他的号召下,城内各机关男同志不分干部战士全部上城墙防守,女同志负责后勤、护理伤员的工作,在大家全心协力共同抗敌的努力下,抗击数千敌军三天两夜,此时已到了弹尽粮绝之际,在大家准备城破后与敌军同归于尽的时候,第三天夜里天气突变,漫天飞雪,还刮起呼啸的北风。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趁着夜色和风雪的掩护,秦基伟带着大家撤出临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遭遇。

12年后,这个在临泽保卫战一战成名的红军将领,已成为二野第四兵团15军军长,三大战役结束后,秦基伟率领15军参加了渡江、两广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建国后秦基伟担任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率军渡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在这里他创造了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

1952年10月,15军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全军在秦基伟率领下,在美军飞机、大炮的狂轰乱炸下,坚守阵地四十余天,阵地几十次反复易手,但志愿军以顽强的精神、依靠简陋的武器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牢牢钉在上甘岭阵地前,让美军开始重新审估中国志愿军的实力,也加速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进程。

打出志愿军军威、国威的15军还荣获“千岁军”的称号。

1953年,凯旋而归的秦基伟受到主席的接见,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几十年一直留在部队工作的秦基伟,相继担任昆明、成都、北京三大军区司令员,1988年当选为国防部长,同年参加授衔仪式被授予上将军衔,5年后秦将军又当选为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的领导干部。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父亲如此优秀,儿女也差不到哪去。他的三个儿女,长子秦卫江和次子秦天都是中将,唯一的女儿秦畹江没有参军入伍,却在商界打拼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之路,她的丈夫也来头不小,他是杨成武上将之子杨东明,也是一位空军中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97f9a817e2c875eecfa60ce18fe26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