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子容易患慢性病?基因决定人是否熬夜,睡眠质量对健康更重要

2022-05-16   荆山浮屠话健康

原标题:夜猫子容易患慢性病?基因决定人是否熬夜,睡眠质量对健康更重要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所以早睡早起的人往往也被称为“百灵鸟型人”,而其对应的就是“夜猫子型人”,其实这在一些健康研究中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分为“晨型人”和“夜型人”,“晨型人”定义是那些习惯早起,早起感到特别有精神者,而“夜型人”就是习惯晚睡晚起,而且夜晚精神特别好的人,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夜型人”更多一些。而对于长辈来说,会认为有夜猫子习惯对健康有影响,但实际上医学方面的研究跟大家的观念有一定的区别。

其实比起早起或熬夜,充足且良好的睡眠更为重要。不过,同样的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但睡眠时间不足,长期如果少于7小时,身体便可能渐渐浮现健康问题。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习惯早起,而有些人喜欢熬夜?为何睡眠时间和品质更重要?今天一文咱们说清楚。

基因决定你是晨型人或夜猫子,但多数人为两者之间

每个人都会适应昼夜节律,而这也被称为生物钟,这是决定一个人为晨型人或夜型人的关键因素。

昼夜节律为一种周期性节律,基本上按24小时运行,遵循着太阳日出日落的时间,并可调节身体诸多功能,如精神状况、体力、体温、新陈代谢、激素及大脑活动,所以说生物钟并不是简单的让人睡眠、醒来,而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数人在天亮时清醒,天黑时精神困倦,但每个人的醒来及入睡的时间点不同,而这个可变性又称为作息形态,可以说每个人的这种作息形态都是不同的。

而昼夜节律会受到日常生活、光照等因素影响,例如很晚吃晚餐、入夜后仍长时间置于明亮光线之中、或早晨鲜少照到阳光,皆会导致昼夜节律改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作息。

此外,遗传、年龄及居住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作息形态,如儿童的作息是比较早,但进入青春期后作息就可能开始变晚,直至20岁又再度提早。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明白,即便有稳定的生物钟,每个人的作息也会有不同,而受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作息可能有较大的改变或调整,就是“稳中有变,变中求稳”。

什么是晨型人?什么是夜型人?

“晨型人”一词最早来自于日本“早起心身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这个研究所是自律神经失调及抑郁症等领域的医学专家,发行过多本关于早起的书籍。晨型人一词广义来说,就是早鸟、习惯早起的人。

晨型人或早鸟属于早睡早起的作息型态,因此他们在早晨较有精神和体力,而夜猫子,也就是夜型人的作息型态较晚,因此他们习于晚起,在晚间精神状况较好、活动力较高。

事实上,作息形态就如同一条光谱,光谱的一端是标准的早起早睡,另一端则是标准的晚起晚睡,而多数人皆介于两者之间。

那么,对于人们来说哪种作息对健康有影响呢?

睡眠不足易患肥胖、糖尿病,夜猫子是高危人群

其实,对于健康的影响并不是跟作息型态有太大的关系,而是跟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有关,但正是因为如此,夜猫子群体反而是容易受健康影响的人群。

因为现代生活、工作等因素,晚睡有时难以避免,许多工作如保安、司机、新媒体及便利商店工作人员等需值夜班。

不仅如此,很多人们的观念里会认为自己是夜型人,有些人会通过网络的错误知识、自身的精神表现和体力,将自己归类于夜猫子群体,这样会加剧熬夜的倾向,结果就造成了晚睡而未获得充足睡眠及优良的睡眠品质,长期下来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018年国外做过一个超过50万人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夜型人的群体患糖尿病的风险较晨型人高;另1项2018年针对3万多名护理人员的研究则指出,习惯晚起的护理人员比早起的护理人员更容易患抑郁症;此外,夜型人也较易面临肥胖问题,寿命也较晨型人短。

夜型人生活于晨型社会的存在一定的难处

为什么会如此,其实是我们的社会对于夜型人不“友好”,因为我们生活在晨型社会之中,多数活动时间多安排在一大早,如上学、上班和开会。

夜型人为应对晨型社会的生活,可能会对自身的作息进行调整,而调整的结果就是容易出现少睡、睡眠作息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如此会产生压力、焦虑,进而影响自身的睡眠品质,进而便会导致身体健康出问题,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多数时间,身处社会,我们无法决定外在的时间表,如上课或上学,因此仅能调整自己的睡眠习惯,尽量睡够7-9小时睡眠,以避免长期缺乏睡眠而提高患慢性病的风险。

晨型人和夜型人在个性、认知、情绪上有哪些区别?

1、晨型人更负责,夜型人倾向刺激

研究认为晨型人和夜型人相比较更具有责任心,容易给其他人安全感,更好相处一些;而夜型个性更开放一些,所以会追求刺激,这也是夜猫子喜欢参加聚会,进行各种社交活动的原因。

因此,晨型人相比夜型人情绪上更冷静,更容易把握主动权。

2、晨型人思维具体,善于分析;夜型人思维抽象,艺术发挥

晨型人的思维相对来说更为具体,善于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对于周围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而夜型人更适合进行艺术创作,因为他们的思维比较抽象,能比普通人用更为独特的视角了解世界。

3、晨型人比较自律,夜型人更有创造力

其实,这个大家都深有体会,有自律性的人,往往都能够早起早睡,往往去单位早的人也属于这类人,这些人往往擅长进行团队合作,不过相对来说更为保守;夜型人则更有创造力,相对来说习惯独立,有冒险精神,不愿意随波逐流,但性格激进容易犯错误。

6点建议给夜型人,让大家轻松早起、精神好

如果有人是夜型人或者夜猫子,这里给大家提供6点建议,帮助大家在不影响睡眠品质与长度的情况下,试着提前睡眠周期,以应对晨型社会的时间表:

1、比平时早2-3个小时起床和睡觉

2、无论平日或假日,都应保持相同的作息时间

3、在早上尽可能多照到阳光,并减少夜间光照量,以便有利于褪黑激素分泌

4、起床后立即吃早餐,每天在同一时间吃午餐,晚上7点后不再吃晚餐,可避免因肠胃消化而延后就寝或影响睡眠品质

5、避免于下午3点后喝咖啡,下午4点后不要睡午觉,以累积足够睡眠驱力(让自己有想睡觉的欲望)

6、将运动安排在早上,而非下午或晚间,避免因运动而造成肾上腺素升高,导致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