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的梁山好汉三条半:宋江武松是一条好汉,娶了一丈青的鲁智深只能算半条

2023-12-07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史书中的梁山好汉三条半:宋江武松是一条好汉,娶了一丈青的鲁智深只能算半条

梁山一百单八将,只有好汉三条半。这种说法可能有些道理,但那三条好汉分别是谁,半条又是哪个,说法可就不一致了。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都可能入选。

还有人说美髯公朱仝是一条或半条好汉,笔者是万万难以认同的:朱仝身为郓城县马兵都头,锄强扶弱捉贼捕盗秉公执法的事情,他一件都没做过,倒是先后放走了托塔天王晁盖的生辰纲盗伙、坐楼杀惜的及时雨宋江、当街杀人的插翅虎雷横,如果都头都像朱仝一样猫鼠同眠,郓城县百姓可就遭殃了。

梁山好汉三条半,究竟哪四个人能入选,咱们还是抛开小说来看史料——宋朝史料至少记载了三十七个梁山好汉的名字和事迹,宋江受招安也不是贪图荣华富贵:“张叔夜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副贼”就是梁山军二把手,不知是卢俊义(李进义)还是吴加亮,不管被擒的是谁,宋江不投降,被擒者就可能掉脑袋,宋江放下武器,也算挺讲义气。

受小说和影视剧影响,宋江往往被看成是投降派的代表,事实上宋江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

《宋史》详细记载了宋江的征战轨迹:宋江起于河朔,转战十郡,打得淮阳军、京东、江北、楚州、海州等地官兵望风披靡,最后宋徽宗赵佶只好让徽猷阁待制张叔夜出任海州知府进行阻击。

徽猷阁待制正四品,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张叔夜在宋朝也算高级官员副部级高官,所以说“宋江被小知府带民兵剿灭”是不准确的——宋朝的“知某州”、“知某府”可不是小官,如果能“权知开封府”,那可就是太尉都惹不起的朝中大佬了,太师和枢密使都得给他三份面子。

正史中的宋江绝对是一条好汉,笔者手边有一本繁体字竖排版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该书搜罗宋朝史料,记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梁山好汉英雄事迹,还收录了元朝书法家、藏书家陆友仁的《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京东宋江三十六,悬赏招之使擒贼。后来报国收战功,捷书夜奏甘泉宫。”

秦、汉、唐三朝有甘泉宫,而宋朝没有,陆友仁以汉唐宫殿指代宋廷,可能是因为宋江在对辽金作战时立功,但元朝人却不能明写,以免被脱脱或帖木儿那帮人说是指桑骂槐而问罪。

宋江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宋朝史料中,说明当时他的影响力并不小,手下的“三十六人”,应该是三十六个头领各带一支部队,而不是梁山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宋江能聚拢起这么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说明他还是有些本事的。

史书中的宋江是一位纵横河朔所向披靡的好汉,小说中的宋江是个贪生怕死且贪图荣华富贵的奴才和鹰犬——事实上施耐庵原本也是想把宋江写成英雄的,但不知为什么七十回以后,宋江忽然变了一副模样。

也许水浒传的后五十回是他人续写、改写甚至代写,为了彰显宋江的“忠义”而画虎类犬,把一个好汉写成了小人。

如果以史料为依据,宋江无疑是一条好汉,同样在史书中有记载,并且是真好汉的,还有一位大刀关胜。

史料中的大刀关胜是济南府骁将,善用大刀,多次击败金兀术(完颜宗弼)和挞懒(完颜昌)并分别载入《宋史》和《金史》:“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

曾寓居济南大明湖的王向春在《齐音》中证实,关胜的“大刀”绰号实至名归:“金兵薄济南,守将关胜善用大刀,屡战兀术。金人贿刘豫诱胜杀之。”

梁山好汉在副帅被擒后归顺朝廷,然后被分别调派到各地,大刀关胜到了济南,黑旋风李逵去密州当了“乐将节级”,在金兵南下时,跟“守将节级”杜彦一起献城投降——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史书里,李逵都不是好人,更不是好汉。

李逵、关胜等人到各地当中下级军官,青面兽杨志则被分配到种家军,归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指挥并充任“选锋”。

在与金兵作战时,“招安巨寇杨志”临阵脱逃,种师中身陷重围力竭战殁,如果杨志真是“五侯杨令公之孙”,那可真是丢了杨家将的脸面了。

史书中还有“赛关索王雄”、“一撞直董平”、“浪里百跳张顺”、“病尉迟孙立”、“没羽箭张青(不是张清)”、“铁鞭呼延绰”、“浪子燕青”、“船火儿张横”、“女将一丈青”等数十人,但是都不如打虎英雄武松名气大,而且也不如武松真实:武松杀蔡虎,不但有史料记载,还有其真人墓葬出土,当年的青帮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人出资为其迁坟,还从棺木缝隙中看到了“极其长大”的武松遗骨。

要是依据史料和出土文物评选梁山好汉,第一名当然是“河北剧贼”“淮南盗”宋江,第二名和第三名应该是抗金遇害的大刀关胜和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武松,而鲁智深,似乎只能算半条好汉——史书对鲁智深的描述极少,有史料说在宋朝末年,才出现了一个和尚和女盗一丈青一起打家劫舍。

之所以说鲁智深是史料中的半条梁山好汉,是因为小说中的鲁智深是有历史原型的:种家军第一代经略相公手下,有一个很能吃肉很能喝酒,打仗也很厉害的和尚,水浒传中花和尚的体貌特征,就是来自那位僧人“法嵩”。

鲁智深大侠形象是民间传说和史料真人糅合而成,所以要是以正史为依据,他只能算半条好汉——其他三条好汉,都是史料确凿、名姓一致、货真价实。

宋江、关胜、武松都算一条好汉,娶了一丈青的花和尚鲁智深只能算半条好汉,这个评选的依据,当然是史书而不是小说水浒传。

史书的宋江和小说中的宋江有极大差距,将宋江列为梁山三条半好汉之首,可能很多读者都接受不了,所以咱们最后换个话题来讨论:如果以小说水浒传的描述为依据,评选梁山三四条好汉,鲁智深能否位列榜首?行者武松应该位列第几?哪位梁山天罡正将,能算那半条好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80fdf80570cc08c34f23ff22f32be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