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无能妈妈,越喜欢在细枝末节和娃较真,掏心掏肺地讲道害了娃

2024-05-23     赵丁庆聊军事

大多数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讲道,有些讲道是父母对孩子殷切的关心,孩子听着虽烦,却知道那是父母对自己的爱,而有些讲道却是父母自己无能的表现,一味的“碎碎念”只会把孩子推得越远。

案例

小枫从小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好,他从来不跟同学比吃比穿,用功读书,高考时发挥不错,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大学,但他的妈妈却从来都不满足。

他的妈妈总是喜欢

一次家庭聚会时,长辈们又习惯性地比较起孩子们来,听到家里亲戚炫耀自己的小孩在北京念大学,以后还要出国留学,小枫的妈妈脸拉长着,一言不发。

回到家后,

听着妈妈念叨,小枫在心里暗下决心:

大学毕业后,小枫放弃了本地的公务员工作机会,不顾父母的反对,孤身一人前往了上海寻找工作。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总是觉得别人家孩子好过自己孩子的母亲不少,她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然后觉得自己掏心掏肺地跟孩子讲道理,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这样的讲道,在孩子心里只是家长无能的表现,自己家明明就是个普通家庭,但父母永远

不管孩子怎么努力,永远无法满足家长的要求,最后只会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甚至由爱生恨,变成了仇人。

分析:细枝末节和娃较真、掏心掏肺讲道理,只会适得其反

生活中有不少类似妈妈,对待孩子全是标准和要求,准会提醒孩子好好学习,也会在生活中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和娃较真,当孩子没考好,或是做错事之后,不仅会批评孩子,还会尝试和孩子掏心掏肺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所谓的“大势所趋”,不学没出路。

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毫无用处,一方面孩子会嫌弃妈妈太烦人,只会加速亲子关系隔阂,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愿和妈妈沟通,想要逃离妈妈的掌控。

如果不想发生这样的事,家长最好不要做以下几件事

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较,幼儿园时比身高,读书时比成绩,工作以后比谁挣钱多,永远都会比下去。

除了排名第一的那个孩子不会反感这样的比较,其他的孩子都不会喜欢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然后得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的结论,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长期这样孩子也会放弃努力,因为努力了也没人能看见。

现在都提倡夸赞教育,就算孩子真的做得不好,也不要直接说“你不行”这种话,而是说“这次做得很好,但你还可以更好”。

因为这样才能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即便真的是差生,在这样鼓励的教育下,也对自己抱有自信,相信通过努力有一天会变得更好。

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即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也会在长期的打击下变得郁郁寡欢,最后变得随波逐流,不再对自己有要求。

总在孩子面前强调养个孩子有多辛苦,要求孩子长大以后要懂得回报的父母往往得不到孩子的回报。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个商品,父母养他只是为了从他身上得到回报,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如果哪天父母感觉自己未来得不到回报,随时都可能扔了他。

孩子如果确实犯了错误,需要教育批评的时候,最好是回到自己家里关上房门批评。而不要在外人面前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孩子也是有自尊要面子的,父母如果不顾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这样的羞耻感是终生难忘的。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暮沐妈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73d1279b5e46b04e022caa0cca604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