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提醒:正处高发期,慎食!

2023-07-19   台州公安

原标题:疾控中心提醒:正处高发期,慎食!

据台州市疾控中心消息,根据近年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每年6—10月是我市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野生蘑菇在雨季大量繁殖,因今年雨水较少,野生蘑菇中毒发生时间较去年有所延后。

“当下,警惕野生蘑菇中毒。”市疾控专家提醒,野生蘑菇味道虽鲜美,但是擅自采摘或者购买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非常危险,一旦食用后出现消化道反应或幻觉,应及时就医。

目前,正处于高温、降雨的时节,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台州市疾控中心温馨提醒:

1.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仅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来鉴别十分困难,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不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也不要在路边移动商贩处购买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买来食用;食用蘑菇要到正规市场购买。

2.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中毒潜伏期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可达48小时。

毒蘑菇中毒类型按中毒症状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最常见的中毒类型是胃肠类型,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毒磨菇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3.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食用蘑菇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视物模糊、幻听幻视等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不能及时就医的,要马上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等处理,如通过刺激咽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蘑菇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同时,保留剩余毒菇样品或留存影像资料,从而帮助医护人员确定毒菇种类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图为浙江省常见毒蘑菇图

来源:台州发布综合台州疾控、望潮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