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拒袁绍后拒曹,救了少年司马懿,乱世活到八十九!

2023-07-01   胡月芳

原标题:孔明先拒袁绍后拒曹,救了少年司马懿,乱世活到八十九!

《虎啸龙吟》接《军师联盟》的棒让司马懿大火了一把,而中年后的司马懿固然魅力大到爆,其少年时代却也有很多趣事值得一提。比如,“蹭课”时险些被一群校外小流氓围追堵截。

其时,有位山间老师才高望重,更写得一手好字,却偏爱“采菊东篱下”地隐匿江湖。青春期的司马懿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一双冷静独到的慧眼早就发现这位老师了不得。于是,司马懿成了其忠实粉丝。那时候,另有些校外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不穿校服不读书,不是泡吧就是打架,还专门嘲笑正经教书的和念书的。这帮小流氓的头目姓周。

一日,那姓周的无赖又聚众嘲讽起正在刻苦学习的师生来,司马懿看不过去,狠狠表达了自己对其无聊行径的鄙夷。小人惹不得啊!那姓周的怀恨在心,早早掐算了司马懿离开学堂独自回家的时间,暗中纠结一伙儿不良少年准备半路拦截并削了他。此事被老师得知,说不得,忙忙丢下一屋子学生去追姓周的,苦苦劝说他们回头是岸,万万不要伤了司马懿去。最后,周某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弃了截杀司马懿的计划。

这位能拿“师慧杯”一等奖的老师姓胡名昭,字孔明。

孔明老师在史册上的留影只有简短四个字:“养志不仕”。

话说,开始“四世三公”权倾天下的袁绍袁大老板是专门列了名单打算聘他出山做官的,不过,孔明老师的态度比另一位孔明拒绝刘备时坚决得多,直接打了个马虎眼,寻了个大山沟,趁夜人间蒸发了。史载,“胡昭始避地冀州,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找胡昭,胡昭跑了;找郭嘉,郭嘉没干多久离职了。想想袁大老板也不是诸事都顺,宝宝心里苦。

建安十三年(208年),袁绍的发小儿兼宿敌曹操废三公制,复丞相制,并出任汉廷丞相(曹操哪年开始做的丞相,目前尚有争议)。春风得意马蹄疾,曹大老板掰着手指数了数,程昱、荀彧、荀攸、贾诩……唉,江山广袤,还得广发帖子招人啊!于是坐北土,望江南,广纳贤才,“频加礼辟”。孔明老师自然免不了再上榜单。史载,“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

孔明老师想着,左右庶民抵不过权贵,不如化被动为主动,直接会会他曹阿瞒。等着进了曹府,一番对曹操伟业的激赏与对自己无才无能的鄙薄言辞说得感人肺腑、涕泪横流。曹操一看,得,那你还是走吧。孔明老师复得以重新舒口气,轻快的小步伐迈出曹府门槛,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年后,天下纷乱。孔明老师居住的一带也是各势力水火不容,而唯有胡家本族的部落未曾遭到侵扰。因为孔明老师贤名远播,打过去的军队首领私下达成共识:孔明老师是位难得的贤者,咱打咱的架,谁也不得给胡家添麻烦!

嘉平二年(250年)前,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等人相继力荐孔明老师做官儿,他们说:“胡昭心地天真,行为高洁,越老越是坚定。玄远虚心,静穆朴素,有伯夷、四皓的节操。应得到征召任命,以勉励世风世俗。”意思是孔明老师心志纯良,如今年岁高了才德更重,理应出任重职,来提升提升如今世人的逼格。可惜,公车特别征召的时候,恰逢孔明老师辞世,年八十九,终其一生未有一官半职。

有人说,三国时期的人们平均寿命是34岁,孔明老师虽不曾高官厚禄、显赫门庭,却以超越了贾诩、司马懿等著名“长寿”名臣的潇然意态凌然活在了兵戈之外。

孔明二字,后来终因诸葛亮名震天下的才名而湮灭于历史尘埃里,而胡昭一名,最被人铭记的只是他那手堪称神笔的隶书。西晋书法家卫恒评价孔明老师的字时说:“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世人将其字与三国时另一书法家钟繇之字并称为“钟胡”。

才高德懋,未有官职,却得乱世中安然活到89岁,是可惜还是可庆?

参考文献:

[1]《三国志》,〔晋〕陈寿,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晋书》,〔唐〕房玄龄,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3]《高士传》,〔晋〕皇甫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