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世上有两个无字碑,除了武则天死后立下的,这个才是第一个

2024-01-13   郭秀华

原标题:其实世上有两个无字碑,除了武则天死后立下的,这个才是第一个

历史上,武则天死后在自己的陵墓前立了墓碑,碑上未提一字,被称为“无字碑”,至今世人对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不解。

但是,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无字碑,此碑置于山东泰山玉皇大殿门西侧,高6米,宽1.2米,厚0.9米。形制古朴,不着一字,故名“无字碑”。

汉武帝即位以后,汉朝进入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公元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实施了他准备多年的封禅泰山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祥瑞出现。只有三个条件齐备,帝王才有资格封禅泰山。

但匈奴闻风远遁,汉武帝无功而返,经过黄帝陵时,听说这里有轩辕黄帝的衣冠冢,便命18万军土连夜挑土,筑汉武仙台,上台祭黄帝祈神仙,然后欣然东行,先祭华山,再祭嵩山,东巡至海,然后,汉武帝率群臣巡至泰山,令人立石于泰山巅。这是汉武帝第一次来泰山,并在泰山上立碑留念。

作为史官的司马谈原本随从来泰山,途中因事留在洛阳,不能东行参与封禅大典,终至忧愤成疾,卧床不起,当见到外游归来的儿子司马迁后,眼里流着泪说:“现在,汉朝的天子承续数千年来封禅泰山的大统,封禅于泰山,而我却不能随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呀!是命中注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