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庚不行,幸赖有泷田洋二郎

2023-11-07   邑人电影院

原标题:韩庚不行,幸赖有泷田洋二郎

本文作者:李啸天

《收敛师》是一部佳作,涤荡心灵,让更多中国观众认识了泷田洋二郎。

当68岁的泷田洋二郎将他的首部中文电影《我爸没说的那件事》贡献出来的时候,喜欢他的观众还是要去看看的。

《我爸没说的那件事》果然洋溢着浓郁的泷田洋二郎味道,没有辜负粉丝对他的期待。

不过,缺点同样明显。张国立作为一名出生于城里的人,怎么演都演不出中国传统农民所拥有的草根性,也缺少足够的烟火气。韩庚饰演农二代,更是全程尬演,违和感极其明显,怎么演都不对。

大概在日本人的眼里,农民大概就长这样。这就是文化的不同。在日本,农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划分已没那么明显,农民与服务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差别也微乎其微,所以张国立饰演的小作坊主,半工半农的小手工业制作者,放到日本文化里,是合适的。但是放到中国,就很违和。更不说细皮嫩肉的韩庚了,别说农二代,连小镇青年都不像。再说了,已经中年了的韩庚,偏偏去饰演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强行装嫩的结果,就是尬的能让人将电影院的地板抠出大洞来。

对于小镇青年,刘亚仁在《燃烧》里同样细皮嫩肉,却不存在违和感。章宇在《无名之辈》里饰演的小镇青年也有模有样,在《我不是药神》里饰演的农村青年更是农村青年附体。刘亚仁、章宇这种就是纯粹靠演技,演啥想啥,而韩庚呢,本来演技就不行,然后又戏份不合身,最终的结果就尬的要命,看他演得很难受。

一部电影两位主演演技都不在线上,那这片基本上就不值得看了。所以,《我爸没说的那件事》不是一部佳作,很有一些尴尬。

日本导演执导华语电影,还是差了一些,前有岩井俊二执导的《你好,之华》,就让人大跌眼镜了一次。说是《情书》的姊妹篇,但整个故事透着一股子陈腐气,怎么看都别扭。

从《你好,之华》到《我爸没说的那件事》,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日本导演执导华语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透过演技去触摸《我爸没说的那件事》,还是能够感受到泷田洋二郎浓郁的人文情怀。这片,面子不行,但里子还是很行的。

既然是一位日本导演执导的片子,看看他要讲述的故事核心,就来看看另外一个经典的日本故事吧。故事出自另外一个日本大导演北野武,是他与他妈妈佐纪之间的真实事件。

前些年,北野武的母亲去世,他回故乡去奔丧。他一直不喜欢母亲佐纪,因为他们母子关系非常糟糕,佐纪不仅不关心他在外面工作的怎么样,反而一直不断向他要钱,只要他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佐纪就打电话给他破口大骂。而且北野武越出名,佐纪索取的钱越多,让北野武烦不胜烦。

北野武回到家之后,看着死去的佐纪,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想到他一直在外,没有好好供养佐纪,虽然是死要钱的妈妈,他还是觉得亏待了她。

等办完丧事,北野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小包袱给了他。大哥说:“这是妈妈叫我一定要交给你的。”

北野武小心翼翼地打开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折与一封信。存款是用他的名义开户,存款金额高达数千万日币。

信中,母亲佐纪写道:

“武儿,在这几个儿女当中,我最担忧的就是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对朋友太慷慨,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就很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每月从不间断地要你寄钱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

你给我的钱,我一毛都没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养得好好 的,你的钱就是你的钱,现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存折里的钱,是北野武妈妈向北野武索要的钱财,而且每一分都没有被花掉,而是被存了起来。表面上看到刻薄的佐纪不断地向北野武要钱,但实际上她是在为儿子存钱。佐纪生前的那些毒舌,其实也是对儿子事业的一种担忧,她怕儿子会过气,她怕自己的家会一下子回归贫困,她甚至还总认为“那小子蠢,赚的钱都会花个精光”。

北野武得知了佐纪的良苦用心,哭的一塌糊涂。

《我爸没说的那件事》,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北野武与他妈妈之间的故事。可以将北野武的妈妈佐纪换成张国立饰演的爸爸柳庭深,韩庚饰演的柳见三则是北野武这个儿子。

柳庭深是冰晶糕第七代传人,他做的冰晶糕味道好极了,而且除了他就没有人能够做出那么好吃。柳见三是第八代传人,可是柳庭深只传授给了他制作的方式,到了烘焙的阶段,却将儿子赶出厨房,严禁他观看。

没有人能够制作出柳庭深那么好吃的冰晶糕,所有人都以为柳庭深手上拥有一个秘方。柳见三也以为柳庭深有,可是父亲却迟迟不教给他。

柳见三想当冰晶糕的正宗传人,可是柳庭深就是不教给他核心机密,以至于连柳见三都做不出他爸爸那么好吃的糕点。

慢慢的,柳见三烦了腻了,不想学了。于是他外出打工,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爸爸。就像北野武一样,远离了家乡,远离了妈妈。

就像不善言辞的佐纪不断向北野武要钱,却又没有告诉他原因一样。柳庭深坚决拒绝柳见三走进厨房观看烘焙的过程,是因为柳庭深害怕自己见不到孙子,害怕家族的传承会断。

原来,柳氏家族一向见不到孙子辈,老一代人总是去世的过早。核心原因在于制作冰晶糕的过程,手工艺人要不断地去闻烟,闻锅底散出的烟的味道,以此来控制冰晶糕的火候。而然后不充分的烟气里含有大量有害物资,闻烟的结果是手工艺人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损害,寿命不长,见不到第三代的出生就早早死去。

柳庭深不想让柳见三重蹈覆辙,觉得自己可以早死,但儿子柳见三却不能。为了保护儿子,所以他坚决拒绝儿子观看烘焙过程,不让儿子看到闻烟的事。甚至,柳庭深还不断更换木材,以找到对身体没有危害,又能做出一品冰晶糕的木材,可是没有能够。

为了让柳见三不重复老一辈的命运,所以柳庭深给儿子起的名字叫“见三”,就是能够见到第三代的意思。

“我爸没说的那件事”,就是制作冰晶糕需要不断闻烟这件事。它里面蕴涵的是家族传承的故事,是传承冰晶糕,还是传宗接代,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也是东方文化里的核心命题之一。家族产业与家庭命运,究竟该怎么选?柳庭深选择的是后者,冰晶糕可以失传,但是柳氏家庭却不能失传。柳庭深可以早死,柳见三就不能。

至于“我爸没说的那件事”,“我爸”为什么没有说?实际上是有些奇怪的。但是也不奇怪。因为之子莫如父。北野武的妈妈根据儿子的秉性,总觉得他一向胡来,不会存钱,所以必须要自己亲自为他存。柳庭深也是如此,他知道一旦让柳见三知道闻烟的秘密,儿子就一定也会去闻的。事实也是如此。

所以《我爸没说的那件事》,讲的是一个极其东方的故事,涉及到了东方文化的核心,泷田洋二郎没有选错题,也拍到了文化的轴心,只是演员表现太差,害了整个影片。

回到《收敛师》上,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影片讲了一个经典的禅宗一样的故事。男主角在经历重大挫折之后,然后拒绝躺平,而是接受事实,顺应天命,从事起收敛师的工作。原本他该破缸子破摔,可是他没有,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然后将收敛师的工作做到了极致,重新得到了尊敬。工作可以换,但心境不能,所以这是一个心境磨砺的故事,非常富有禅学的意味,很东方,很深邃。

影片看着恬淡,看着平静,但里子上折射出来的文化却一点都不淡,而是涉及终极思考,引人深思。所以,只要故事好看,影片就一定能够成为经典。

但是《收敛师》表面的故事就很好看,《我爸没说的那件事》却没能做到,影片不好看。影片不好看,也就没人愿意去深究深层究竟讲了个什么。这就是很多电影的悲哀,但是没有办法,在市场面前,只能选择接受。

只能说,是韩庚害了《我爸没说的那件事》。而幸赖有泷田洋二郎,起码值得我来分析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