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虽然拥有四世三公的光环,但是一开始拥有的地盘很小,只有远离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过冀州牧韩馥却送了一份大礼给他,韩馥引狼入室主动让出冀州给袁绍,自此袁绍以冀州为大本营开始了统一河北的进程,历时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灭公孙瓒后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霸主,此时的袁绍号称带甲数十万、坐拥四州之地,那么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看似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小,我们一一详细来说一下。
冀州辖有郡国九个,分别是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是东汉十三州中人口众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一个大州,袁绍得到冀州后简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谋主沮授说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冀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强的一个州,但也并非毫无隐患,横行于冀州中山、常山、赵郡、并州上党、司隶州河内等地的黑山军时不时会对袁绍构成威胁,但总的来说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并州辖有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地盘虽不小但却是东汉末年最为混乱的一个州,原因就在于并州靠近塞外,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在并州各有势力范围,特别是曾威震边疆的并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骁将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离开并州进京之后,并州大部分郡县落入这些游牧民族之手。
曾横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内附并设王庭于并州五原之后,并州逐渐成为匈奴的主要活动区域,匈奴单于于夫罗(刘渊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乌桓在并州的实力也不弱,其势力范围主要在上郡,雁门、朔方等郡;鲜卑则在强力人物轲比能的统帅下势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门、云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则主要是羌人的活动区域。
并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弱的一个州,九个郡中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上党和太原两郡,以及和这两郡接壤的西河、雁门一部分地区,但是也仅此而言,而且上党郡还要面临黑山军的压力,说袁绍坐拥并州确实是相当勉强的。
青州辖有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青州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袁绍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长子袁谭。
东汉末年的青州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黄巾起义失败后青州成为了黄巾军的集聚地,在黄巾军西进兖州后,青州又成为了袁绍和公孙瓒角力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核心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等地,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则占据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势力明显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还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海国。
不过袁谭能力挺强,他从平原一路东进,先是历时近两年击溃田楷,随后又击败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个青州。
当然袁绍在青州也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青州仍有黄巾余党活动,二是东莱郡并非全部在袁谭手中,东莱靠海的部分区域掌握在辽东公孙度的部将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时张辽才在206年平定东莱诸县),不过总的来说青州是袁绍掌控力度仅次于冀州的一个州。
幽州辖有十一个郡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袁绍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是他对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并州有点类似,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乌桓,从辽西到右北平、渔阳、代郡几乎都是乌桓的活动区域;第二,辽西以东的包括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是公孙度的势力范围;第三,幽州当地豪强势力强大,比如鲜于辅、田豫等人。
冀、并、青、幽四个州中,基本完全处于袁绍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于幽州和并州,袁绍真正能掌控的郡县并不多,所以所谓的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观点都认为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实力远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压曹操的实力,其实袁绍实力占优是事实,但是双方差距却并没有那么大,至少在地盘上曹操并不逊于袁绍多少,当时曹操占据了兖州、徐州、豫州的绝大部分、扬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隶州的一部分,几乎与袁绍旗鼓相当,而且曹操对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绍大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派出臧霸从徐州进入青州牵制袁谭,可以袁谭还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占据的地盘虽然和袁绍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粮草补给方面却比不上袁绍,甚至差距还不小:一方面冀州本来就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中物产丰饶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绍攻破公孙瓒易京之后,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孙瓒囤积的三百万斛粮草,而当时曹操屯田制推行没几年,还没那么快见成效,所以曹操整体实力确实不如兵强马壮的袁绍,但袁绍却也没有碾压曹操的绝对实力。
不过袁氏在河北的实力确实很强,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却并未伤筋动骨,如果袁绍能多活几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即便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一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最终才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