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东新区十大历史名人
1、元代常山王一刘秉忠
刘秉忠(1216年—1274年),邢州(今邢台市邢东新区东静庵村)人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曾祖于金朝时在邢州任职,因此移居邢州。刘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坛,他对一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他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刘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国都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是元初邢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元代礼部尚书一刘秉恕
刘秉恕,字长卿,邢台人,元朝太师刘秉忠的弟弟,邢台市邢东新区东静庵村人,少时勤奋好学,受教于邢州安抚使刘肃门下,由于刘秉忠公正无私,不纳私亲,在向忽必烈举士时,惟独不推荐刘秉恕,忽必烈为其兄弟的品质进行奖赏,二人均不接受。由于学术出众,刘秉恕于中统元年(1260年)提升为礼部侍郎\\邢州安抚副使,中统二年,调吏部侍郎,中统三年,赐金虎符,委任顺德府(邢州)安抚使,任职期间,勤于民事,发展生产,使邢州百业俱兴;至元元年改任嘉议大夫(执法官),历彰德、怀盂、淄莱、顺天、太原五路总管。又出任淮西宣慰使,会省宣慰司,历湖州、平阳两路总管,最后升为礼部尚书,为政期间,廉洁,实行惠政,大得人心,60岁卒,葬于邢台西贾村。是元初邢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3、唐代开元名相一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邢东新区东南边缘)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在洛阳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宋璟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4、明代宁夏巡抚、右副都御使一朱正色
朱正色(1539-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位于邢东新区东部边缘)人。明万历甲戌科进士,历官县令、兵部员外郎、兵备佥事、兵备副使、宁夏巡抚、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在南和县城有御赐“平定边疆牌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显其功勋。《四库全书》中收录了朱正色读史笔记《涉世雄谭》。
5、东晋后赵右候一张宾
张宾(?—322年),字孟孙。今邢台市邢东新区河郭乡张相村人,一说邢台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著名谋士、政治家。张宾胸怀大志,谋略过人,辅助石勒建立后赵,并订立各种国家制度,被石勒任命为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他为官清廉,谦虚谨慎,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深受石勒和群臣的尊重。永昌元年(322年),张宾去世,获赠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景”。史载其“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为十六国第一流的谋士。南和县张相村的张宾墓在60年代曾列为省保护文物,后破坏。
6、元代户部尚书一马亨
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今邢台市邢东新区南和县马庄村人。他24岁步入仕途,居官47载,官至工部侍郎、左三部尚书、户部尚书、佥省。一生为官清正,善察民情,勇于进谏,刚正不阿,重治理,倡廉洁,为元代名宦,是元初邢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7、北魏秘书监一游雅
游雅(404-461年),字伯度,广平任县城(属邢东新区范围)人,北魏太武帝朝大臣,法律学家,任县三游之一。太武时,拜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著作郎、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加建威将军。迁太子少传,进爵为侯,加建义将军。出为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东雍州刺史,假梁郡公,征为秘书监。和平二年卒,赠相州刺史,谥号为宣。
8、北魏尚书右仆射一游肇
游肇(452-520年),字伯始,广平郡任县(今邢东新区任县)人,名字为孝文帝元宏所赐[1] 。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大鸿胪游明根之子。幼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及《苍》、《雅》、《林》说。太和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迁太子中庶子。[2] 宣武帝景明末,授黄门侍郎,迁散骑常侍,迁侍中。肃宗即位,迁中书令、光禄大夫、相州大中正。出为使持节,加散骑常侍、镇东将军、相州刺史,颇有惠政。征为太常卿,累迁尚书右仆射。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九,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文贞。
9、北魏尚书一游明根
游明根(417-498年),字志远,广平郡任县(今邢东新区任县)人。北魏名臣,相州刺史游雅从祖弟。自幼牧羊,以浆壶替人书字,书地学之,游雅赎之教书,荐之太武帝,为中书学生。献文帝即位,迁大鸿胪,封新泰县侯。孝文帝继位后,以为都曹主书,迁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进爵安乐侯。先后出使南朝宋国三次,很受宋国人的敬重。还朝,升任“给事中”,迁议曹长”,授予“尚书”,参定律令。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卒于家。孝文帝派特使吊祭,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谥号为靖。
10、清代首任直隶总督一苗澄
苗澄,字大生,直隶任县(今邢东新区任县)城内人,曾任河道总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直隶总督、四川总督等职,为清初重臣,然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已不可详考也。查《清史稿》,未见有苗澄传。地方志虽有苗澄传,然亦甚不周详,间或有遗漏者。其事迹多散见于《清史稿》本纪、志表及他人列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