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亳州市被列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把“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系公园、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净化城市水环境。
(资料图)
据介绍,我市对一些城市建设项目,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批阶段、项目节水型审查阶段,均要求各建设单位在设计时对海绵城市建设内容进行专项篇章设计。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保障新建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亳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如市区2号地块、3号地块,整体路网建设均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实施。
(资料图)
我市还积极结合城市水环境治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黑臭水体整治、水系公园建设、河道治理等项目建设中融入海绵因素,通过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生态驳岸、多功能调蓄等措施,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起到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作用。如陵西湖治理项目,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资料图)
另外,对已完成的项目,我市还逐步实现海绵城市改造。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累计完成服务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一定程度起到了滞留雨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城市水环境的作用。
来源:亳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