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易怒,你的身体还好吗?

2020-07-23   美好熊

原标题:时常易怒,你的身体还好吗?

现在社会烦躁,人们容易发脾气,发怒司机一拳将交警打成脑震荡,少妇插队遭拒狂骂一小时,司机鸣笛遭殴打,员工暴骂领导后离职……类似新闻层出不穷,到底是社会病了还是人病了?

时常易怒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社会上,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每个社会角色都会接触到不顺心的事,从而导致暴怒发火。其次是性格上,个人文化层次、家庭教育、原生家庭关系、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可能产生这些暴脾气的原因。诱发易怒的第三点原因生理因素,肝是调整人体的情绪的关键,肝长期淤滞,肝经的舒畅度不够的时候,人又容易被激惹、发脾气,产生这个易怒的状态。

肝淤滞的表现

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喜怒”“易怒”,易怒多由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火旺所致,主要表现为精神恍惚、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甚至言行失常,哈欠频作等。怒气难制,通常被认为是人的性格所致。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性格问题,其中多数还与身体气血输布相关。也就是说,是气血逆乱加重了火爆性格的发作。另外,即便是天性易怒的人,通常通过调理气血,也可以缓和性情,就像先天禀赋虚弱的人通过养气血可以强筋壮骨一样。自古道:“怨废亲,怒废礼。”说的是人们在怨恨恼怒时是顾不上亲情礼义的。人们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暴怒状态。事实上,当一个人发怒时,虽然不至于掀翻帽子,却一定能感觉到气往上冲、血往上涌。这是因为肝藏血,发怒破坏了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气血失调。尤其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发怒会让气血上涌,有可能致使血管破裂出血,重则出现中风甚至猝死。中医学认为,怒伤肝,女子以肝为先天,常常生气,气机逆乱,会导致肝血不足和肝气郁结。而肝郁气滞,就容易瘀堵。由此可见,易怒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为了保养身体,预防严重疾病,我们应该对怒气难制的状态进行调理,学会自主调节情绪,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人和事,积极地应对人生的逆境困苦。

灸除肝淤滞的方法

治疗易怒,可以温和灸归来、三阴交、太冲、行间穴。归来每次30分钟,三阴交、太冲、行间每次每穴20分钟,每天一次。归来位于脐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归来可调和气血。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限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从突起的踝骨向上行间量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太冲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三阴交微感觉疼痛,具有调理脾肾的功效。太冲是肝经上最大的穴位,按、压、揉这个穴位,可以达到疏肝解郁、畅通气血的目的。它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行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躜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艾灸此穴可以帮助行气疏肝、调畅气机、舒利胸胁。

艾”心提醒

情绪的波动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造成内分泌紊乱,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堆积,最终出现一系列的损伤。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意思是说,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修身养性,颐养情志,减少不良情志刺激对机体的损害。

关注小编,私信分享人体14条经络和全身穴位高清图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