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四大都督王平,功勋不亚于魏延。但却是一个文盲将军

2023-11-21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蜀汉四大都督王平,功勋不亚于魏延。但却是一个文盲将军

都督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职衔,凡是戴上都督职衔的都是掌控重兵的武将,都督必须是外放,属于地方军区司令,比如我们熟悉的东吴四大都督(实际上就陆逊当过大都督)。在曹魏也是都督控制兵权,不过曹魏的都督是被冠以都某州诸军事前缀,比如曹休和满宠都被冠以都扬州诸军事。实际就是抵御孙权的,虽然名字是扬州,但治所在合肥,曹真和司马懿都雍,凉州诸军事。就是抵御蜀汉的。同样,蜀汉也是都督职衔,这就是汉中都督。

刘备称帝以后,设立了很多都督,如广武都督廖化。征西将军建武都督张翼,武兴都督蒋舒,吴懿(大舅子)为关中都督(空衔)。但蜀汉最重要的四大都督是汉中,来降,永安和江州四大都督,而其中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无汉中则无蜀中,汉中与曹魏雍,凉二州接壤,属于最前线,蜀汉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汉中都是第一线,因此无论是诸葛亮,姜维。蒋琬还是费祎基本上都在汉中长期驻守,驻守汉中的都督是蜀汉的核心和重用将领。也是最受信任的人。蜀汉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在汉中一共有四任都督,这四人无论官职,地位都是极高和尊崇的。而这四任都督最出色的无疑就是王平。

实际上第一任汉中都督是魏延,刘备任命。职务是都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魏延担任汉中都督8年有余,在任期间建立起了最严密防御和进攻体系,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守汉中,接管汉中军政防务,魏延改任丞相司马领凉州刺史(空衔)。因此直到诸葛亮去世,汉中都督一职没有设立。由汉中太守兼任。在当时蜀汉武将的排序是:骠骑将军李严,车骑将军刘琰,征西将军魏延,前将军袁郴,左将军吴懿,右将军高翔,后将军吴班,绥军将军杨仪和扬武将军邓芝。这些人都是荆州系和东州系,而益州本土系一个都没有。公元234年,诸葛亮薨世。蜀汉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就此发生巨大转变。

骠骑将军李严在诸葛亮生前被罢免不算,车骑将军刘琰因与魏延不和,被诸葛亮解除兵权遣送回成都,如果老老实实待着也挺好,但谁也想不到居然闹出一桩绯闻来。公元234年,刘琰媳妇入宫给太后见礼,由于很会来事长得也很漂亮,被太后留在宫中住了一个多月,刘琰媳妇胡氏回家以后,刘琰认为媳妇给他戴了绿帽子,就打了媳妇一顿,刘禅得知此事以后大怒,将刘琰处死,刘禅应该不会干这事,同年,魏延和杨仪分别被杀,就此蜀汉十位军事主官就剩下了袁郴,吴懿,高翔,吴班,和邓芝。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拜蒋琬为大将军,执掌蜀汉三军。蒋琬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了汉中都督,在表奏刘禅之后,前将军袁郴成为第第一任汉中都督,袁郴完全依靠资历当上的汉中都督,一生也没有打过什么仗。第二任汉中都督是左将军吴懿,是东州派的代表,是刘禅的舅舅,可以说能力,军功和身份都足以担任汉中都督。所以在袁郴担任汉中都督仅仅一年之后,蒋琬就让吴懿领雍州刺史,兼领汉中都督,假节。袁郴取代魏延的职务,任征西大将军。吴懿领汉中都督三年就去世了。于是在公元237年,汉中迎来了他的第三任都督王平。

王平,字子均。在曹操占据汉中以后,王平随地方军阀投降为校尉。公元218年汉中之战爆发,王平带兵投降刘备,任牙门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王平陪同马谡驻守街亭,在街亭之战中蜀汉大败,只有王平所部建制完整。就此诸葛亮封王平为参军。统领蜀汉的最精锐的“无当飞军”。无当飞军虽然只有1千多人,但绝对能以一当十。诸葛亮能让王平统领无当飞军主见对他的信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王平是个文盲不识字。

公元243年,刘禅加封王平为前监军领镇北大将军。总督汉中诸军事,封安汉侯。第二年,曹爽亲率十万大军南征汉中,当时蜀军主力在涪陵。汉中兵力不过三万。王平毫不畏惧,力排众议带领主力两万部队占据险要抵御曹爽。由于王平指挥得当。又加上曹爽无能。王平的两万大军击溃曹魏十万大军。王平任汉中都督十一年,未让曹魏前进一步。可谓蜀汉仅次于姜维的第一名将。

王平为人严谨,木讷,但其简练和强硬的军事指挥风格颇得诸葛亮真传。公元248年,王平在任上去世,陈寿在《三国志》评价王平:”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继任王平职务的第四任汉中都督是胡济,他是诸葛亮主簿出身。他是最后一任汉中都督,任期也最长,但胡济的权力受到姜维的制约,影响力不如王平。公元263年胡济去世,在任15年,就在胡济去世当年,钟会邓艾起兵伐蜀。汉中无主将,又加上姜维指挥失误,汉中就此失守。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