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后,李秀成为何最后没有被凌迟?慈禧、慈安为何放弃凌迟他?

2023-12-31     张桃子

原标题:被俘后,李秀成为何最后没有被凌迟?慈禧、慈安为何放弃凌迟他?

提及清代历史,不得不谈及那段惨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而在这个历史的悲壮篇章中,凌迟这个骇人听闻的刑罚更是成为争议的焦点。曾国藩和李秀成之间的纷争,以及李秀成被俘后的命运,牵扯出一系列关于凌迟、权谋和历史解读的疑团。

首先,要明确凌迟并非清代正刑,而是一种皇家私刑。这意味着只有皇帝才有权下令执行凌迟,其他人无权干预,任何违者都等同于谋逆。在这个背景下,曾国藩实际上是无权决定李秀成是否受凌迟之刑的。然而,有专家声称曾国藩擅自下令杀害李秀成,但这一说法并不站得住脚。

曾国藩之所以越过朝廷,急不可耐地擅自处理李秀成,被一些历史学家质疑是否因为他担心朝廷在审讯中得知太平天国的真相,从而牵连自己。这种观点在实际情况中缺乏支持。首先,除了李秀成之外,还有其他太平天国将领如誉王李瑞生、宗王谭乾元等,同样是太平天国晚期的核心人物,同样了解太平天国的内幕。然而,曾国藩并没有对这些人采取激进行动。

其次,曾国藩是一位极为谨慎、懂得自保的人,他不可能冒着被弹劾、被皇帝怀疑的危险,擅自下令处置李秀成。因此,曾国藩是否真的因为担心曾夸大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而擅自杀掉李秀成,实际上并非他能够擅自决定的事情。李秀成的命运究竟如何处理,取决于更高层的权力决策,而不是曾国藩个人的行为。

身为太平天国晚期最有影响力、最有威望的统兵将领,李秀成是太平军的精神领袖,可以说是一个可以举起反抗清军旗帜的领袖人物。他的被俘,意味着太平天国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清廷的胜利已成定局。虽然清廷下放了执行死刑的权力到地方,允许地方督抚就地正法俘虏的太平军,但对于李秀成这样的核心人物,绝非曾国藩个人能够擅自决定的。李秀成的被俘对清廷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

那么,为什么清朝两宫太后没有下令将李秀成凌迟处死呢?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即为了安抚太平军。在太平天国覆灭的背景下,有很多投降清军的太平军,他们并没有真正臣服,对他们的掌控仍然很薄弱。这些投降清军中,许多人都是对李秀成极为敬重的,如果他们得知李秀成被下令凌迟处死,极可能再次反叛,与清军誓死搏斗。

除了安抚太平军的需求,还有一点是李秀成投降后表现得老老实实,并没有负隅顽抗,更没有对清廷进行辱骂。他将太平天国的内幕如实告知朝廷,并诚心悔过,招降各地的太平军。在这个过程中,李秀成表现得非常积极,为清廷作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因此,尽管他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刑,清廷并没有选择用凌迟这样残酷的刑罚对待他,而是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

最终,清廷之所以不对李秀成执行凌迟,既是为了防范太平军的反抗,也是为了为后来的招抚太平军将领做出表率。通过对待李秀成这位太平军的核心人物,清廷试图向其他太平军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只要投降,可以得到较为宽大的对待。这也是清廷在政治策略上的明智之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f371538c1dd947d6e017fe4f7d89e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