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行业受下游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2023-08-23     普华有策

原标题:储能电池行业受下游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储能电池行业受下游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前景持续向好

通信基站储能方面,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及通信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通信基站储能电池未来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数据中心储能方面,随着数字经济带动的建设规模的不断拓展,数据中心储能电池的市场需求可期;户用储能方面,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剧、分布式光伏的推进及国内峰谷电价差的拉大,户用储能电池市场需求将有明显的增长;电力储能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未来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电化学储能的实质为利用二次电池储能,主流的储能二次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势占据储能电池领域主导地位,近年来出货量持续增加。基于铅酸储能电池固有的安全性、经济性优势,铅酸电池在通信基站及数据中心等特定领域仍保有较强竞争力。

1、储能电池行业概述

广义储能包括电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三类,电储能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基于技术原理,电储能又分为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各类储能中,以储能电池为核心的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

2、储能电池行业特点及技术水平

(1)铅酸储能电池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

电池的技术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能量密度、安全性、倍率、经济性和循环寿命等,铅酸储能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不高、循环寿命偏低,但其具有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特点,成为用户强调使用安全、放置空间限制小、价格敏感度高的应用场景的优势电池选择。历经 160 余年发展,铅酸电池的生产、回收技术当前已经极为成熟,产品工艺水平高度稳定,环保负面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当前行业内已经几乎不存在采用外化成、人工作业等落后工艺的生产企业,行业领先企业多使用真空和膏、真空负压注酸、连续性涂片等先进生产工艺,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同时满足经营和环保合法合规。

(2)锂离子储能电池以磷酸铁锂路线为主

锂离子电池普遍能量密度较高、循环寿命较长,但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在成本、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持续完善、产品迭代迅速、性能不断优化,当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技术路线方面,相较于动力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储能电池更加追求安全性、经济性和长循环寿命。因此,当前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成本相对较高的三元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储能路线,而以成本和循环寿命见长、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储能电池的更优选择。

3、储能电池细分行业及主要参与者

(1)通信储能

1)通信基站储能电池

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主要功能为提供无线覆盖,即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通信基站储能电池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中断期间向关键通信基站设备提供电力,对于通信基站的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其市场规模也与通信基站的建设规模直接相关。

通信基站储能客户主要为大型通信运营商和通信设备集成商,上述客户主要采用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等方式选取供应商,并设立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市场上满足投标条件的企业数量较少,历年中标企业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主要包括南都电源、圣阳股份、雄韬股份、理士国际、双登集团等。

2)数据中心储能电池

数据中心包括互联网机房、机柜和其他相关设备,能够提供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及交互服务,对于用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连续性要求极高,数据中心储能电池能够起到提高电能质量、频率控制以及应急备电等作用,以保障数据中心的平稳、高效运行。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对于安全性要求极高,且放置空间通常可自主决定,因此对于电池能量密度、体积数量的要求相对灵活,因铅酸电池安全性高、成本低,铅酸电池仍然是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主流选择。根据行业专家研判,当前铅酸电池在我国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90%,锂离子电池渗透率不足 10%,排除可能的政策影响,铅酸电池短期内被锂离子电池大规模替代的可能性较低。当前,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东数西算”的国家战略下,数据中心产业链相关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未来,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增强,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为储能电池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2)户用储能电池

户用储能电池的安装主体主要为电力用户,亦称“表后储能”电池。基于用户性质不同,户用储能电池又可以分为家庭用储能电池和工商业用储能电池,常与分布式光伏系统配套安装。户用储能电池的主要功能为利用峰谷价差节约用电成本、光伏电力自发自用及提升电力不稳定地区的供电可靠性等。由于客户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较高,户用储能基本采用锂离子电池。

(3)电力储能电池

电力储能电池主要应用于电网系统,又可以分为发电侧储能电池与电网侧储能电池,亦称“表前储能”电池。在发电侧,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弃电率高、间歇性和不稳定情况频发的特征,储能电池的应用能够提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和并网效率,平滑电力输出;在电网侧,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使得电网输配容量、电频波动控制方面的需求增加,储能电池的应用能够在电网侧实现调峰、调频、快速调压等功能,助力电网稳定运行。当前,电力储能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4、储能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1)锂离子电池发展迅速,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当前在户用储能和电力储能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基于未来储能市场需求加速增长的预期,锂离子储能电池的出货量预计快速提升。且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精进,其安全性、经济性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其在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渗透率。

(2)铅酸电池技术成熟,特定应用领域短期内仍占据主流地位

尽管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在户用储能、电力储能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但铅酸储能电池凭借安全性、经济性优势,在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等特定领域仍然为主流产品。特别是极度注重使用安全的数据中心储能领域,客户可以自主决定电池的放置空间,打破了电池放置的数量限制,从而在充分发挥铅酸电池高安全性优势的同时又极大克服了铅酸储能电池自身能量密度不高的短板,成为铅酸储能电池的天然应用场景。短期内,如果排除可能的政策影响,锂离子电池在上述特定领域大规模替代铅酸电池的可能性较低。

(3)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显著,或可实现储能市场规模化运用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实现充放电,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备成本更低的特点,作为储能电池更具优势。但钠离子电池当前仍然存在钠离子脱嵌困难等技术性难题,技术路线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如果钠离子电池实现技术成熟商业化量产,其很可能成为继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之后的新一代规模化运用储能电池。

5、储能电池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1)经营资质壁垒

我国对铅酸电池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铅酸电池生产企业须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才可以开展生产,近年来随着国家铅酸电池资质管理的不断加强,行业新进入者取得业务资质的难度不断提升。

(2)人才壁垒

储能电池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以电化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大量兼备高水平专业技术和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行业新进入企业而言,核心技术人员的培育或引进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因此,行业内核心技术人才专业水平领先、核心技术团队长期稳定的企业已经形成较高的人才壁垒。

(3)技术工艺壁垒

储能电池中,锂离子储能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过程控制严格,原材料的选择、机器设备的调试以及生产流程的设置等均需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加之近年来储能锂离子电池不断向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方向发展,技术和工艺壁垒不断提高。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往往无法突破关键技术,也难以优化工艺流程,从而面临一定的技术工艺壁垒。

(4)资金壁垒

储能电池行业当前的扩产方向主要为锂离子电池扩产,锂离子电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锂离子电池行业仍处于技术持续迭代的阶段,需要持续的大额研发投入,其日常经营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持。因此,行业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的资金壁垒。

(5)客户资源壁垒

储能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电力系统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电池质量要求较高。通信基站领域的主要客户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铁塔等大型通信运营商或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领域的客户主要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大型科技企业,电力储能领域的客户主要为国网、南网等电力企业。此类客户大多采取严格的供应商认证机制,需要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商务能力、物流能力、质量管理、财务稳定性、社会责任、环保能力等进行严格认证,只有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证、具备专业服务能力、拥有稳定产品性能和强大品牌信誉的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取得业务机会,行业新进入者往往难以短时间内具备上述全部条件,从而难以获取业务机会。

6、阻碍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环保合规日益趋严,铅酸电池发展或面临一定挑战

铅酸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为铅及铅化合物,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国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政策不断趋严,铅酸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可能面临一定挑战。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行业准则的不断完善,使得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在设备、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一些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可能无法承担较高的设备、环保投入,从而逐步退出市场竞争,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锂离子电池相对铅酸电池具备污染性低、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近年来在各类应用领域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尽管铅酸电池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领域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提升和成本的持续降低,上述细分市场仍然存在被锂离子电池替代部分市场份额的风险。

(2)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储能锂离子电池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石墨、隔膜和电解液等,其中磷酸铁锂的价格直接受到上游锂矿价格的影响。2021 年以来,受产业周期、市场供需失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磷酸铁锂整体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放大了电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的发展速度。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无法保持平稳,电池企业的经营发展仍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3)储能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储能电池属于能量高度密集的化学制成品,一旦出现过充、过放、过流、内部短路等异常情况,将导致电池内部热量积聚,引发热失控、燃烧甚至造成爆炸。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储能电池行业迎来高速增长,但在增长的同时,储能电池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成为行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未来,提高储能电池的安全性能、保障电池用户的使用安全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储能电池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eb19b918932e2c091935e785378f6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