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材料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3-09-28     普华有策

原标题:空气过滤材料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空气过滤材料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空气过滤材料行业概括

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产生了许多大气污染。近几年我国 PM2.5 污染及雾霾天气大范围地持续出现使得空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空气过滤材料的开发生产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要求的持续增强以及环保部门监管力度加大,空气过滤材料的普遍使用成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空气过滤材料主要应用于空气净化方面,以捕集尘粒为主,即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通过空气循环过滤将其捕集在一起的滤料。

越来越多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并应用促使空气过滤材料在环境整治之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发展空间也是越来越大,成为国际滤材市场中增速最大的组成成分。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2022 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 1960.1万吨,同比增长 1.1%。其中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达到161.4万吨,相比2021年减少5.2%。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工业除尘、空气净化和液体过滤等领域。

目前,市场的主流的空气过滤材料或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内需市场。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与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促进了空气过滤材料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虽然空气过滤材料的原料供应商较多,原材料各厂家之间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但行业对上游议价能力不强,上游对付款条件比较苛刻,采购过程中投入的流动资金较多;而在生产过程中,前期固定资产投资大,需要多种大型自动化设备和面积较大的生产厂房;在销售环节,货款结算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信用期。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中的资金情况对企业的资金实力、现金流管理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形成了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空气过滤材料的下游应用场景较多,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对滤材的空气阻力、克重、容尘量有不同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原材料配比、生产工艺差异化等进行定制化生产,其规格的多样化、生产的非标准化以及产品的多样性特征较为明显。

不同产品的工艺配方是决定着产品对空气过滤性能指标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通过不同直径和不同种类的功能纤维的配比,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降低成本;通过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改善原始纤维的化学特性,可以使产品形成预期的应用效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上述工艺配方的创新和改进需要企业反复实践和摸索才能获得,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掌握这些技术和配方。

(3)品牌和客户壁垒

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在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前提下,愈发重视供应商的品牌影响力。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进行认证时,更是会从品牌知名度、行业口碑等方面考量供应商。因此,空气滤材新进入者,特别是在面向下游知名大客户拓展市场时,面临着较高的品牌壁垒。

由于国内外知名终端产品生产商对供应商的选择、维护和管理要求严格,空气滤材新进入者进入其供应商体系一般需要经过洽谈产品与合作方案、客户验厂、样品功能测试等多道程序,产品性能、外观、运行可靠性等方面一般涉及持续沟通与修改,且产品定制化属性较强,因而终端产品生产商切换制造商成本较高,对于制造商要求亦较高,一旦选定制造商后,合作粘性较强。

(4)产品质量壁垒

空气过滤材料产品在大批量生产过程当中,对良品率、可靠性、稳定性及产品一致性水平等要求较高。实现精益化生产、拥有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精细的现场管理以及长期的技术经验沉积是确保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行业新进入者由于缺少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以及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较难达到相关质量控制要求。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空气过滤材料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e977fc3817c8470b30379b87230d4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