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营盘李高山”“广东佛山梁欢”“潮州饶平甄建华”……以一家香港茶餐厅为载体,一个个带着地域标签的主人公轮番登场,透过几代人的生活故事,反映香港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间的时代变迁,6月12日,这部由吴锦源执导,黄觉、胡杏儿、李治廷、谢君豪、吴千语等主演的《狮子山下的故事》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狮子山下的故事》呈现了香港自1984年以来的时代变迁,剧集播出后,“时代感”“香港特色符号”等关键词被网友热议,港式街坊剧、港式贺岁片等评价,又凸显出剧集的现实主义质感和合家欢观看氛围。
根据酷云数据显示,《狮子山下的故事》播出后,在电视剧关注度中位列全国第二。
新媒体端,话题#狮子山下的故事开播# #今晚听狮子山下的故事# #狮子山下的故事全员港风变装#在微博、腾讯视频、网易、抖音、快手等平台引发网友热议,多次位列榜单前十。高口碑与高热度兼备,捕捉时代变迁和人情冷暖的剧集内容频频引发青年观众“同屏共振”,蕴含其间的人文内涵和生命力量,持续击中着观众的心。
网友追剧热度攀升
剧集温情讲述跨越时代的群像故事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剧集在开播前便热度攀升并持续走高,网友关注热度显著。随着剧集播出,剧集呈现的“港味十足”“烟火气”“阵容强大”“人情味”等剧作亮点不断点燃观众追剧热情。
《狮子山下的故事》为何能以温暖笔触引发追剧热?剧集的故事从一家茶餐厅讲起。
作为香港快餐食肆,茶餐厅成为香港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缩影,自带开放包容特质的茶餐厅具有浓郁的烟火气,这份生活气息,就成为《狮子山下的故事》搭建叙事脉络的基底。
跨越数十年,展现两代人的团结奋斗与励志拼搏,在大时代背景下,茶餐厅成员的命运变迁自然折射出广阔的生活图景。
上世纪80年代,李高山、罗一同、劳金三兄弟白手起家,以韧劲和拼劲经营着“好兄弟”茶餐厅。李高山是典型的香港人,他敦厚老实、善良仁义,不仅热爱家庭,还乐于助人;生于香港草根阶层,早早成为西厨助理的罗一同性格风趣幽默,为人有情有义;婚后好赌成性的劳金输掉家产,在梁欢用李高山买的保险替他还了赌债后,下定决心戒赌重新做人。1984年,来自广东佛山的梁欢来到香港与丈夫李高山相聚,其“新移民”“新港人”的身份,也是那个年代内地与香港“两地情”的集中展现。
以茶餐厅作为叙事依托,不同经历的老板与伙计们在这里见证着人情冷暖和时代巨变。李高山被街童误伤去世后,梁欢带着两个孩子坚守着茶餐厅;罗一同与一直想移民英国的岳父常年拌嘴,他因情义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改过自新的劳金抚养着两个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看到人性本质的纯良。
一代人扎根香港打拼奋斗,而“茶餐厅第二代”则以更崭新的生活面貌呈现在荧屏之上。成为大人的“GIVE ME SIX”小分队,有着警官、教师、护士、记者、投资顾问等不同身份,剧集也由此拉开故事维度,新世纪后,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将会如何书写他们的青春成长?
涵盖香港回归、金融风暴、申奥成功、非典疫情等大事件,从港人视角看祖国建设与发展,以茶餐厅大家庭为圆心,《狮子山下的故事》以辐射状多视角、呈现多代人生活故事的叙事方法,不仅展现香港回归祖国后给香港人民带来的生活转变,也赞颂了一个个普通劳动者在机遇下的踏实奋斗和人生选择,更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脊梁。
现实题材再创作
生活的坚韧和温暖人情唤起观众共鸣
放在生活剧范畴,《狮子山下的故事》以大量的生活细节勾勒时光的脚步,对于年代剧题材来说,剧集又以生活流叙事风格,娓娓道来岁月变迁下普通人的生命故事。
以茶餐厅一个普通的早晨营业场景开场,长镜头运镜下,烤蛋挞、烧叉烧、切柠檬、三明治煎蛋、热咖啡等食物映入眼帘,都说港剧离不开美食,剧集开篇便以视觉带动嗅觉,唤醒观众对于传统港剧的记忆。刚建好一年的红磡体育馆、家喻户晓的歌手许冠杰、粤剧《紫钗记》、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等文化标识在剧中一一出现,移民的人们留在二手店铺的物品,传呼机走入寻常人家,这些不经意出现的笔触,串联起人们在那个年代下的悄然改变。
没有脱离于现实的戏剧冲突,《狮子山下的故事》的戏剧精彩就在于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讲述人们面对困境和选择所呈现出的本能反应,这种戏剧式还原,就以生活的沉浸感和质朴气质感染观众。
仁厚的高山秉承“善良、骨气、义气”的处事原则,他会在茶餐厅门口放置免费食物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热心传授茶餐厅厨艺,在他看来,“要所有人好才真的好,百花齐放,如果大家都好,代表整个行业都好”;当被街童误伤后,高山安抚误入歧途的孩子“不要走错路”,又将匕首扔在了下水道中隐藏指纹信息,这种发自骨子里的良善,也影响着街坊邻里的相处之道。
守望相助,不被一时的困境打倒,面对广阔世界,他们说“只要肯付出努力,这里面的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属于我们的家”,应对生活中的波澜起伏,他们相信“每跨越一个危机,就会孕育新的希望”。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坚信,香港同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精神,都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品格和宝贵品质。
汇聚内地与香港创作力量
以优质内容与年轻观众对话
“我们这代人,就是希望可以扎根香港,做中国香港人。”
“他们这代人,是祖国的希望。”
既以小见大聚焦人们在香港打拼奋斗的故事,又展现人情的可贵和生命的力量,正如剧中台词所说,“不论香港和内地,不分你们和我们”,《狮子山下的故事》就像是对于一个大家庭茶米油盐生活故事的描绘,展现出几代人的精神传承以及对于仁善品质的坚持。
细看剧集追剧人群,百度指数显示,年龄分布在20-39岁观众占比较高,追剧人群凸显年轻化,同时,观众地域分布方面,广东观众占比TOP1,剧集收获来自内地和香港观众的广泛共鸣。以“大时代”为背景依托,“小切口”打开创作视角,在《狮子山下的故事》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故事中,香港市井文化的人情冷暖打开人们记忆的阀门,年轻一代的成长与历史潮流的碰撞、融合,又为年轻观众提供观照自我的窗口。
讲生活的道理,展现温暖的情义,铺叙大事件之下,剧集将讲故事的核心落在了“做人”二字上。起初,罗一同看似铁石心肠的岳父坚信“人情比纸薄”,他质疑着茶餐厅的经营理念,当被这群人感染后,嘴冷心热的岳父开始为年轻人默默提供支持。而在多元理念的碰撞中,剧集同样真实展现人们在世纪之交的真实状态:不愿意跟内地人做生意的香港人逐渐被这股打拼精神带动;想在香港读名校,但梁欢的女儿不想撒谎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诚实的品质也彰显着年轻一代的新气象、新面貌。
正如剧集在跨年代叙事转场时,茶餐厅众人在街头巷尾唱起的粤语歌曲《凭着爱》,“曾在这高高低低弯弯曲曲中跌倒,才骤觉开开心心简简单单已极好”,当孩子们一夜长大,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新一代年轻人也将在他们的青春年华时刻,收获人生旅途的新成长。
“不知不觉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5年了,作为95后也算是一路见证着香港的回归和发展,很幸运能够经历这样的时代。”网络上,年轻观众写下他们对剧集的真实观感,近年来,当越来越多的新主旋律剧集被年轻观众列入追剧列表,这些宏观正向的创作主题、视听语言精良、传播语境年轻化的作品,收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点赞。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伴随茶餐厅长大的孩子们开始在各自的职业领域摸索前行,他们的情感故事和职场故事,将为剧集带来更多看点。同时,梁欢带领茶餐厅事业不仅在香港做大做强,还将业务拓展到了内地,经济、文化互通,“狮子山下”茶餐厅的温暖故事,正在精彩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