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花香觉得神清气爽吗?闻到食物的香味想到了家乡的一景一物吗?闻到熟悉的空气味道就知道回家了吗?走在异乡的路上,闻到熟悉的米饭味,回忆起了幼时和外婆的点点滴滴?
有没有想过,嗅觉就是有这样特殊的记忆功能。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回忆过往,也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记忆。
嗅觉是无所不在的,在人类的五感之中,嗅觉记忆是最古老、最精细、最恒久的。
人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接受海量的信息,来认识世界并获取谋生手段。相比之下,嗅觉的生理学作用并不被人重视。
自然界中能够引起嗅觉的有气味物质可达两万余种,而人类能够明确辨别的气味约2000~4000种。各种不同嗅觉的感受可能是由樟脑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等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合而形成的。
实验发现,每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起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发生反应。
嗅觉系统也同其它感觉系统类似,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觉位点和传输线路,非基本气味则由于它们在不同线路上引起不同数量的神经冲动的组合,会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嗅觉感受。
人的嗅器接受气味刺激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如何传到脑并为脑感知的呢?
通过研究大脑结构,研究人员发现嗅觉信息是通过与其它感官不同的路径输入大脑的。
首先第一个重要的结构是嗅细胞,为双极神经元,它是嗅觉感受器,分散于嗅粘膜内,它的嗅毛伸向嗅粘膜表面,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
嗅细胞的另一端发出嗅神经纤维,若干条神经纤维集中在一起形成嗅丝,这些嗅丝向上穿过鼻腔顶的很多小筛孔,终止于嗅球,嗅球位于颅腔内脑底面靠近于鼻腔顶处。
嗅球内的神经细胞再发出纤维组成嗅束,嗅束连于大脑中部深处,嗅束的纤维经过脑内多次神经元的接替,最后将气味信息传导所谓的嗅皮质,嗅皮质位于大脑中部的深处,在此完成嗅觉的主观识别。
嗅皮质是大脑的嗅觉中心,与它联系密切的还有另外两个区域,即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杏仁核(amygdala),这两个区域对记忆形成以及取回过程中涉及的情感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来自嗅觉神经球的信息通过神经冲动传导到边缘系统,气味刺激与记忆材料有非常紧密的连结,气味的刺激可以提高边缘系统的兴奋程度,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也就是说,我们在意识到自己所闻的气味是什么之前,大脑就已经在处理有关这种味道的含义和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