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领衔20部谍战剧,这轮竞赛谁能脱颖而出?

2023-07-01   影视独舌

原标题:《千里江山图》领衔20部谍战剧,这轮竞赛谁能脱颖而出?

2023年7月1日刊| 总第3283期

每当平台发布年度片单,最忙碌的往往是粉丝,因为“抢饼大战”开始了。

那些看上去品相不错,又还未官宣演员阵容的项目便是主战场。粉丝们在微博下热情推荐,期待自家爱豆进入平台和制作公司的视野。

谍战剧便是焦点之一。

一来是满足自己所需:哪位粉丝不想看到爱豆走进历史,变身为十里洋场的贵公子或民国街头的都市丽人呢?二来,谍战剧早已是年轻偶像的天下,多少人在这里谋求转型,但资源有限。自家爱豆演一个,对家可能就少一个。

粉丝的精力是否用对地方是另一个话题, 单说谍战剧目前所引发的关注度、平台出价和吸引的创作者,就注定了这一类型仍有相当大的生存空间。

比如之前热播的《无间》。《每经影视》曾报道出品方之一唐德影视披露的信息,腾讯视频以500万/集、总共两亿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了这部剧的独占性授权。若这份合同得到执行,再加上卫视的首轮出价,这部剧的售价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已相当可观

谍战剧是偶像演员的刚需,但是不是平台的刚需?目前的谍战剧迎来了怎样的创作形势?我们统计了20部待制和待播的谍战剧,它们在未来几年内的表现,或许会影响整个类型的命运。

实力派的两个表象

谍战剧启用“老少配”的演员阵容并不新鲜,但上一波“流量+老戏骨”的多种类型剧都证明了这不是长久之计,或者说还远远不够。老戏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演技辣眼的问题,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得是靠谱的幕后制作团队。

于是,“流量+老戏骨+精干”的创作力量成为了“好饼”的标配。

秦昊、杨幂主演的《哈尔滨一九四四》有今年白玉兰奖最佳编剧、谍战剧能手王小枪坐镇,张黎执导,可谓阵容顶级,品质几乎不可能差。

关于这部剧,最大的新闻当属杨幂拒绝争番位,这表明了演员转型的态度和决心。而从故事简介来看,杨幂饰演的特务科科长关雪是一个被“藏”起来的角色,角色复杂更有利于表演突破。

王小枪还担任了《沉睡者》的剧本顾问。这部剧没有把故事发生地安排在谍战剧所青睐的上海等地,而是瞄向了湖北。海报上写道:“故事源起于八十二年前的1940年,人物基于真实历史原型。”

“谍战剧的重镇”新丽传媒有两部待播。黄晓明、蒋欣等人主演的《潜伏者》最大亮点是每张海报上都出现了“第一季”的标注。编剧余飞在微博中说,“这是我创作生涯中开发周期最长的一部剧,2014年开始研发,到现在已经具备了多季系列的基础。”

据了解,《潜伏者》是一部谍战生活剧,将硬核谍战融入到了家长里短之中。余飞在两年前就写好了第二季的提纲,倘若第一季播出效果不错,第二季应该很快就会启动。

新丽的另一部谍战重头戏是《千里江山图》,讲述193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故事。编剧王倦和金海曙堪称强强联合,王倦擅长群像塑造,金海曙长于历史剧。

上海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中,有惊心动魄情节、复杂人性内涵、丰满人物形象,及上海市民烟火气十足日常生活图景。

千里江山图本是宋代名画,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想找一幅宋画。”

“那可不好找。”

“受人之托,找不到也得找。”

“那您说说看是哪一幅?”

“《千里江山图》。”

“你打开窗朝外面看。”

“说的是,这些人就是江山。”

徐兵自编自导的《欢颜》虽说是年代传奇剧,但他擅长的便是在年代叙事中融入谍战元素。如果说《红色》是悬疑剧和推理剧的融合,那么从预告来看,这次的《欢颜》既有江湖剧的气质,又有谍战剧的风貌。目前,《欢颜》已经入驻腾讯视频X剧场,择期上线。

汪海林的另一部谍战剧《临渊》,将与曾执导《黎明之前》的导演刘江合作。这部剧以一名纨绔子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热血传奇。它有着惊心动魄的正邪角逐,也有着炽热真诚的青春面貌,亦不乏信仰和情感冲突导致的人性撕裂

梁振华担任总编剧和监制的《没有硝烟的战线》,根据作家马识途(《让子弹飞》原作者)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四川解放前夕,一名与组织失联的中共地下党员,在各种复杂关系和恩怨纷争中斡旋,面对生死考验,在隐蔽战线上坚持战斗、坚守伟大信仰的故事。这部剧在去年就已经取得发行许可证,期望能早日与观众见面。

何以出新意?

谍战剧有很重的创新焦虑。

《千里江山图》喊出的口号是要打造历史画卷中展现信仰之光、人性之美的新型谍战力作。《梅花红桃》是以全新视角讲述“民国版史密斯夫妇”的双面人生。曾舜晞、张颂文主演的《孤舟》是江南特色的谍战题材。

但谍战剧留给创作者的创新余地并不大。它的整体创作框架是固定的,手段是雷同的,假扮夫妻、多重身份等设计早已不能带给观众充足的新鲜感。

在时空背景上下功夫算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谍战类型剧共有三个分支,按照年代依次划分为谍战、反特、国安。谍战剧主要表现为对敌人的情报搜集、人员策反,时间在1949年之前,敌明我暗;反特剧主要的表现方面则转变为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潜伏特务,时间在1949年之后,敌暗我明。

而国安题材反谍剧则发生在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之后,能在叙事上给人们“近而远”的观感。

近年来又出现了古装谍战,古装谍战中又出现了“古装女子谍战”,比如首部以吴越争霸为背景的女性谍战古装剧《沉鱼记》。

古装谍战此前有《风起陇西》,国安题材有《对手》,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证明了谍战题材的确有拓宽的可能。

但这也只是理想状况。 谍战题材对创作者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体验生活这条路可走,也几乎采访不到事件当事人。或者说即便采访到了,当事人不一定说。如果说了,那大概率也是不能写的。

创作者只能凭借资料中的只言片语发挥想象力,创新难度可想而知。

《对手》很是惊艳,但有《美国谍梦》的影子。它给谍战类型带来的最大突破是,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主题,它完整展现了特情人员人生被摧毁的全过程。

在政策风险和市场考量的双重压力下,国安题材和古装谍战几乎不可能成为主流。待播剧中国安题材只有一部韩庚、魏大勋、李一桐主演的《特工任务》,结合了游戏和反谍叙事,或许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观感。

目前看来,主流的谍战剧会着重在人设和地理空间上下功夫。 人设方面除了多重身份的设计,还会强调是基于真实原型的改编,以提升真实感和代入感。

地理空间上,则是避开谍战剧的热门城市如上海、天津,转而发掘其他城市的特色,如《沉睡者》中的湖北恩施,《孤舟》中的江南水乡。

但剧集很难做到像大块头电影那样前往完全新鲜的取景地,乃至造城拍摄。在观众鉴景能力越来越强、对雷同取景忍受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地域特色的创新只停留于故事层面,还是能够真正实现,尚未可知。

无论如何,希望成熟创作者在谍战领域的回流,能为谍战剧的创作带来新风,也希望这二十部剧都能在未来有个良好的收成。

文/许心强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