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实现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近几年,七星关区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量投入,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走到乡镇和村落,修得最大、最好的房子必定是学校;而在城区,“超大班额”问题得到解决,“大班额”问题有效化解;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极力支持。
9月10日,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崔英魁到毕节二中和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张万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萍及区教育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参加慰问。
崔英魁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送上慰问金
“感谢大家为七星关教育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今天是教师节,我代表区四大班子来看望大家。”每到一处,崔英魁都与教师们一一握手、致以问候、送上祝福,并详细了解教师工作生活、学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教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情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走在校园里,崔英魁一边参观一边和学校负责人交谈:“目前学校在发展方面存在什么困难,教学硬件设施够不够,软件提升方面一定不能落下,校园文化一定要做好、做出特色。”话语里充满关注和嘱托。
慰问中,崔英魁还叮嘱随行的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所在街道负责人,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站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保障教师待遇,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同时,要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让党和人民满意、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与优秀教师代表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交谈
在与优秀教师代表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交谈时,崔英魁高度肯定了我区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积极贡献,并通过教师代表向全区广大教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切实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职责,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崔书记,您能和我们合影吗?”
“没问题,但我有一个要求,老师们要站中间,我们站边上。”
对于合影的要求,崔英魁欣然答应,并主动将队列排好。
慰问结束时,崔英魁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送上了慰问金,并和他们一一握手道别。
与教师合影
9月9日,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敬斌前往毕节幼儿园、毕节一小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萍参加走访慰问。
在毕节幼儿园和毕节一小,胡敬斌实地查看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详细了解教学管理、设施建设和师资配备等情况,与教师代表亲切交谈,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送上慰问金,传递了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热忱关怀。
胡敬斌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胡敬斌指出,教育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工程,要更加注重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胡敬斌要求,广大教师要牢记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与时俱进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作出应有贡献。要爱岗敬业,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始终站在教育教学前沿,以创新思维来谋划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切实增强教书育人本领。各学校要锐意创新,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切实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事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胡敬斌为毕节一小优秀教师送上慰问金
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歌颂教师的诗词,也有流传着许多阐释教育事业重要性的名言警句,教育事业作为强国之基,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让教师成为光荣的职业,让优秀青年从事这一职业,进一步提升我区教育事业水平,不仅需要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极力支持,更需要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尊师重教,积极支持和参与到这一光荣事业,共同推动我区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实现我区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监制 | 叶荣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主编 | 穆立坤 编辑 | 张诚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 王开宇 张广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ZyMH20BJleJMoPMzd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