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世界杯还在进行,但对于中国男篮来说,他们的世界杯之旅包括奥运会排位赛都已经结束。小组赛1胜2负早早出局,排位赛痛失直通东京奥运会门票,这届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让中国男篮收获的却是难以接受的失利和痛苦,从队员、教练甚至到篮协主席姚明都受到广泛质疑,球迷的嘲讽声、下课声铺天盖地。
而就在昨天,中国男足国奥队与越南队的一场友谊赛又给中国体育界和广大球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国奥队以0:2不敌越南队,这已经是今年各年龄段国字号足球队第2次负于越南,再次验证了前国足范志毅所说“再下去要输越南了”的经典语录。国奥队冲击奥运会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每次男篮男足大败而归的时候,网上总有各种言论分析其失败原因,有说教练不行,有说队员不行,还有说体制机制不行,甚至把矛头对准篮协和足协主要负责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样一种观点持赞成态度,那就是球员的待遇问题。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篮球、足球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球员待遇太高所造成的。
首先,待遇高必定造成关系户插足,在选拔球员时会出现暗箱操作、不以实力水平为标准的乱象,以前就曝光过球员贿赂教练进入国家队的丑闻,因此国家队选拔出来的球员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其次,由于所谓的顶级球员待遇高,因此从小培养的费用也水涨船高,目前在中国能让孩子读上专业运动学校的家庭至少都是中产以上,普通家庭根本难以承担高昂的培训费用。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能够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孩子基数并不大,产生优秀运动员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第三,年纪轻轻就拿着上百万、上千万年薪的球员已然是人生赢家,你怎么能指望这些千万、亿万富豪在球场上为了所谓的荣誉去拼尽全力?同时,为了尽量延长自己的运动生涯,多拿几年顶级薪水,他也不允许自己在国家队比赛中受伤,不敢在球场上放手一搏,在国家队的表现和在俱乐部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
中国男篮小组赛所负于的对手委内瑞拉,连医用绷带都没有,球队甚至无法支付队员居住酒店的费用。男足国奥队所迎战的越南队,网民戏称任何一个球员的身家都能买下别人整支球队。然而就是面对这些穷国、弱国时,我们的队员并没有表现出与他们自身待遇相匹配的能力和水平。
相反在穷人家庭孩子可以涉足的举重、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甚至男子田径短跑项目等项目,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赛场上频频赛出好成绩,以刘翔、苏炳添、谢震业为代表的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已经逐渐在田径赛场上可以和顶尖的黑人选手一较高下。
这充分说明并不是人种问题,也不是教练问题,归根到底都是高薪惹的祸。有球迷建议, 篮球、足球要想突破,不如这样来搞。先取消一切商业比赛、取消高额薪资,改为艰苦的地狱式集中训练模式,等球员在世界大赛上为祖国争得荣誉后再根据贡献大小论功行赏,估计这样男篮和男足成绩才有可能出现质的飞跃。当然这种观点未免极端了一点,执行起来也不太现实,但如今的球员拿着高薪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了他们碍手碍脚、瞻前顾后的重要不利因素。中国足球如果要改革,能否从球员的待遇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