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田梅花开了

2020-01-04   揭西即冲擂茶粉

元日探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高田傍溪桥。

疏影横斜泉清流,

听瀑品茗闻香飘。

香雪飘洒,"美"林(普宁市梅林镇)相邀。梅开时节,总有前往探梅的冲动。周边几个赏梅点,留下梅影点点,几行渉猎足迹,普宁的大坪善德、船埔吉告、后溪圆明、梅林大高田,揭西的坪上西坑瓜田、良田乡、五云冷柴坪,陆河的水唇螺洞、东坑共光。梅以曲为美,虬枝老树,古村老屋,相衬互托,意境有味。几个点风格各异,各有看点,善德梅海有大气之势,西坑梅村有古典之韵,冷柴坪有小巧之雅,螺洞有匠心打造之美,独大高田村,山边幽谷水边村,层叠梅林间,瀑布涧中泻,静致中显动感,更显灵动之美。新年元日,相约而行,共赏梅景,拾趣粗编,手机随拍,分享片段记录。

 大高田村,曾名大哥田。位于普宁市区西27.4公里处。人口0.17万。由大高田、大隆湾、胡市坑3个自然村组成。清中期,杨氏兄弟从本乡大岭下村迁此,弟礼让兄长,往附近(今其肚寮村)另创村,兄弟分居后,兄家业日盛,村故名大哥田,因客家语哥与高同音,后称今名。村处癞痢石凸山北麓槽地。聚落呈梯阶状分布。


吃茶日记(文:G兄)


沿着曲折的村道,徐徐前行。z村道两侧,绿色白色相映;眯眼茫视,小道如灰色衣带,挂在山腰间。山坳中,可见白茫茫一片,像是山的素衣。偶尔一两茬绿色的菜园,特别的显眼,点缀白茫茫之中,让人感受到田园气息的亲近。

置身于梅林,看梅梢白遍。穿梭在梅树底下,有些陶醉了;闭上双眼,企图与洁白的画面融合在一起;想起“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句子,缩短鼻隼,似乎真的能闻到淡淡的清香。穿过几片梅林,闻到了山涧水鸣声,顺着涧鸣声,找到了另一处美景,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除了让自已闲散乡野,回归原本之外,寻找清源,听流水潺潺,那是不在话下。

另外的几位友人已不知去向,估计在梅树下,或山坳中,或水涧边,配上一位红衣娘子,几枝梅花,构思了一幅幅美丽画面。自己却坐在山涧边石头上,听流水沸腾,品陈年茶香。吃茶,让人的心静下来,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一种格调。

有一位先生讲,从有意义到有意思,从有意思到有意境,那是不同阶段、不同感悟、不同追求的转变。

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总结有"梅韵四贵":贵疏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据当地好客村民介绍,贵丁坑瀑布群位于村边不远处山谷间,自然原生态,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原地名叫鬼冷,植被茂密,人迹罕至,阴冷惊森,前辈把它改为贵丁,贵与鬼客话谐音,寄寓族人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沿途山涧,或见涧边老梅,碧水衬白梅,引人入胜,入景入镜,或见山径老树,经霜红叶茂,雪白一片梅花渲染,意犹突出,顿足拍摄。见天然峡谷,地势险峻,野藤罗布,修竹凝妆,山并没有路,我们在当地友人的热情带领下,踩着模糊的前人走过的足迹,湿滑上爬,艰难前行,渐入佳境。

瀑布群有10米和20米长的落差2条瀑布,近日下雨,水量充足,近观瀑布,涓涓山泉,飞流溅玉,冷风扑面,碧潭见底,巨石嶙峋,林间鸟啁啾,顿感空灵旷远,心如清流,潺潺淌过,对久居闹市、紧张奔波一年的行者,着实有回归自然、放空停憩的感觉,朋友啧啧称赞,不虚此行。


(此处路道难行,建议有当地人引路,谨慎前往)

晚色天寒处,横笛空山暮。村里的友人带我们来到山上用餐,蜿蜒曲折,拐角处,景美停车,小山村又是另一番风景,算是不经意的一次邂逅。


来源 | 美篇@云湖曙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