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患有严重眼疾,凭记忆勾勒出一幅画,最终拍出近3.5亿

2019-12-06   武侠天地

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我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以及他的著名作品《黄河汤口》。

提到黄宾虹,熟悉近代山水画发展史的朋友,对于他一定都不会陌生,我国近代绘画史上,对他有一个比较贴合地位的称号,人们时常提到的“南黄北齐”中的“南黄”,就是指的黄宾虹,而“北齐”自然是指齐白石了。可见,黄宾虹在我国近代绘画史上的艺术地位,是和齐白石并列的,所以黄宾虹的绘画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黄宾虹生于1863年,到1955年去世,是一位比较长寿的绘画大师。黄宾虹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国画作品,因此他也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在近代国画领域中,最为出色的一位绘画大师。

可是谁曾想到,早期黄宾虹的画是非常低廉的,甚至有时候被人笑称“送都送不出去”。当时他在绘画界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没人觉得他的画好,断也不会有人肯花钱去买他的画。1931年,黄宾虹画折扇的润格(润格指书画家出售作品所列价目标准),定价最低是1块每页,不难看出他的作品是不被当时的收藏家看好的。而在1926年到1945年接近20年间,黄宾虹的润格一直都没有进行调整过。而像当时的吴昌硕和张大千这些名家的润格,基本上都是每一年都要调整一次的。

那个时期,黄宾虹的画虽然不被大众认可,但是行内专业人士一瞧,就知道他的画那也是有功底的。连黄宾虹自己生前都有所预言:“我的作品,可能会在我死后50年变得热闹起来。”一个具备大师资格的人物,却无人问津,他内心的寂寞和无奈,是少有人懂的。

黄宾虹的画为何不被人接受呢?因为当时的人们都难以接受他以焦墨团块作画的奇怪风格,焦墨团块作画,画出的作品画面一团黑,看起来很脏的样子,既没有亮色,也没有颜色的参差,整个的作品看上去,比较暗淡。所以,那时候的人们对于乍看没有观赏性的画不感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黄宾虹60岁之前,一直在为绘画做积淀准备,60岁以后,开始从事国画的创作,而他最具代表作的,却都是他80岁以后的一些作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黄宾虹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作大师。

提到黄宾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用现代市面上的话讲,他卖价最高的作品,那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依照他作品拍卖史看,自然要数最终以近3.5亿成交的《黄河汤口》为最了。

《黄河汤口》中所提的汤口,就是人们游黄山时的入口。画纵171.5厘米、横96厘米,此作盖有“黄宾虹”“黄山山中人”“冰上鸿飞馆”等三枚印章,右上角有黄宾虹的亲笔题字“黄山汤口。三十六峰、天都莲花、前海胜景由汤口入。九十二叟宾虹。”

《黄山汤口》顾名思义,取景地自然是黄山了。这幅画看上去看具备黄宾虹画作的所有特点,整体以黑色为基础,浓淡度非常均匀,笔锋清晰,虽然偏于暗色调,但并不是黑压压的一团,而是层次非常分明的那种黑。尤其是里面的三十六峰,每一个峰都有不同的特点,整体看若隐若现,非常自然。里面的山石、松树、以及山下的房舍等等,尽显大气磅礴,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作绘与1955年,因此这幅画又被称为是黄宾虹的晚年绝笔画。那时候的黄宾虹年过九旬,患有严重的眼疾,自称是九上黄山的他,愣是凭借着记忆勾勒出了这一幅《黄河汤口》的画作。

《黄山汤口》最终能拍出近3.5亿,当年那也是轰动了整个拍卖界的,除了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曾以4亿多成交外,那就要数黄宾虹的这幅《黄河汤口》了。所以,《黄山汤口》在黄宾虹一生画作当中,有着特别的艺术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