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生育率跌破1,年轻人不婚不生。韩国人口学会会长谈韩国少子化困境
东北亚的日本高龄少子化问题严峻已非旧闻,韩国、台湾地区同样面临相同窘境,其中韩国2018年总和生育率更是跌到0.98,比日本的1.41还低;今年7月至9月的季生育率则降至0.88,两者皆刷新世界纪录。《朝日新闻》日前专访协助韩国政府拟定少子化对策的韩国人口学会会长李三植,就韩国少子化现况、背后成因、未来发展等多面向议题提出见解。
韩国总和生育率跌破1
在汉阳大学老龄化社会研究所任教的李三植表示,韩国目前人口约有5170万人,虽还未出现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的逆生长情形,但少子化程度成长幅度十分迅速,紧追在日本之后。针对韩国2018年的出生数仅有33万人,总和生育率(指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下滑至0.98,首次跌破1,李三植表示十分震惊。
针对2019年少子化的走向,李三植指出,因生育和育儿会加重生活负担,很多女性都很犹豫要不要生小孩,加上景气不好、工作职缺少及房价高昂,进而导致年轻夫妇生小孩意愿低落。此外,与过去认为“结婚”和“生育”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规划,现代人价值观转变,许多年轻一代连结婚想法都没有,更别提生小孩。预测总和生育率很有可能会再次下降,逼近0.9大关。
李三植指出,由于经济景气不佳,就算年轻一代想生小孩,但韩国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企业人才流动率高,社会上充斥兼职工作,导致民众经济状况不稳定,难以负荷房价和补习班教育费等支出;除经济因素外,考虑到婚姻和生育是截然不同的家庭阶段,不少年轻人虽然结了婚,但却不一定有生小孩的计划,主张以现在的状况,要想改善出生率低落问题非常困难。
韩国的对策未能有效改善现况
韩国人口相关机构预测,相对于目前人口约有5170万人,2067年预计减少至3930人,等于减少约1/4,衰减速度十分迅速。为改善少子化现状,韩国政府自2000年代以后,三次实施每次为期五年的“低生产暨高龄社会基本计划”,以国家、社会分担家庭生产及育儿负担,推出增设保育园、充实育婴休假制度、调整值勤制度方便家庭育儿等对策,期盼多为双薪家庭的民众能达到“事业家庭兼顾”的美好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韩国政府特意参考欧洲、日本等有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国家或地区,制订一系列对策,但出生率却不增反降。对此,李三植表示,影响少子化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就业情形、教育问题、性别观念、社会价值观等,而所谓的少子化对策,目前也大多是针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故短时间内很难有明显的成效。
韩国总统文在寅曾于2016年提出的第三次基本计划中,宣布要将出生率提高至“1.5”的目标,但因年轻一代对政府提出的生育奖励不感兴趣,甚至招致批判等原因,于去年宣布撤回。对于少子化是否会立即对经济成长产生影响,李三植表示,人口减少相当于劳动人口、消费人口在逐渐减少,对经济一定会有影响,但换个角度想,人口不可能一直持续增长,人能做的就只有接受现实,思考对策应付窘境,同时期许韩国做好少子化对策,让未来有可能碰到同样问题的东南亚国家等作为借镜。
外国人移民广受关注
相对于日本近年陆续放宽对外籍劳工的限制,韩国是否会考虑比照办理,甚至进一步接受外籍民众移民至韩国,李三植表示,相关议论在韩国备受讨论,但政府至今未有具体定论,目前韩国虽致力发展外籍劳力人口赴韩工作的相关政策,打算以限制滞留时间来进行管理,但对开放外籍民众移民,减缓人口减少、高龄化问题,仍未有具体规划。
谈到韩国社会今后的发展,李三植指出,韩国社会仍有许多只注重学历或身家背景,不看个人能力的企业,对未婚生子的夫妇等多样的生活型态也还未有足够的尊重,若社会能顺应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改变,打造能让年轻一代安心结婚、生育的环境,想必便能有效提升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