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平阴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引领”工程,探索形成乡村振兴的“平阴路径”

2019-09-30   农村大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9月29日,平阴县专场发布会在济南举行,会上介绍了平阴县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据了解,平阴县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加完善,人民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平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9亿元,是1949年的4029倍;工业增加值84.86亿元,是1993年的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4787元,是2000年的5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亿元,增长9.1%,在全省137个县域发展主体中,财政收入从2011年全省104名上升到2018年第77名,前进27个名次。今年1-8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4亿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

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平阴县严格落实大项目引进“一把手”责任制,双招双引取得明显成效,伊利产业园、东方希望等大项目引进落地。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伊利超高温灭菌奶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首批优选项目,迈科管道荣获山东省瞪羚标杆企业。平阴县被列为中国玫瑰产品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玫瑰特色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

积极探索形成乡村振兴的“平阴路径”,平阴县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优然牧场、海升农业、华玫生物等农业龙头项目,“一红(玫瑰花)一绿(蔬菜)一白(奶牛)”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玫瑰,平阴县种植面积由1959年的1000亩,发展到6万亩,并入选全省“三朵金花”和全市农业十大特色产业。创新选聘本土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振兴助理员”,从县直部门选派机关干部组成乡村振兴指导队,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引领”工程,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据了解,平阴县投资19亿元的3处黄河滩区安置社区全部开工建设。平阴县滩区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万亩,涉及5个镇(街道)118个村11.7万人。为加快推进滩区迁建,该县确定了三种方式:一是外迁安置方式;二是筑堤保护方式;三是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方式。

据了解,29日,东阿镇举行黄河滩区群众搬迁入驻仪式。东阿镇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工程共涉及桃园、大河口两个村467户、1436人,共建设安置楼13栋、社区服务中心1栋。为方便群众生活居住,安置楼全部配备电梯。这一工程仅用时500天就全部完工,并于9月19日至21日三天的时间,完成403户群众分房任务。

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县小学数量由1978年的337所整合为各类学校27所,正式教师350余人增加到近4000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府主导的县级标准化校车全覆盖,全力推进建设了农村定点学校独立食堂和“双洗”小屋,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出行、饮食安全和健康卫生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创新推广智慧健康平阴模式,县内就诊率达95%以上,提前达到了2020年县内就诊率90%的国家医改要求,被评为全省医改示范县。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完成新中医院迁建,成为山东省首批PPP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