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以下这些经历?
生活中丢三落四,身边的东西经常“不翼而飞
与人聊天时,上一秒想到的话题下一秒就忘了
思考问题时,感到大脑迟钝,仿佛被浆糊堵住
……
总感觉“脑子不够用”?其实,一些行为可能会悄悄伤害大脑,但你却没有察觉。
01
伤害大脑的三个行为
1.
情绪焦虑
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压力,不少人都会感到压抑、焦躁,这些情绪会持续地伤害我们的大脑。
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状态可能会导致脑质量萎缩、脑重量下降,大脑海马区的功能和结构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认知和记忆水平。
除了影响认知功能,精神压力还可能会破坏心脏和大脑之间的联系,导致大脑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功能失常,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睡眠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相比十年以前,我们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同时平均睡眠时长也减少了1.5个小时左右。对不少人而言,睡眠不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这可能会使人变得越来越“笨”。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组织代谢低下,特别是丘脑、前额叶、额叶和枕叶皮层以及运动语言中枢,进而导致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长时间缺觉还会让大脑的清理机制过度反应,增加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3.
高脂饮食
忙碌了一天之后,我们可能会觉得炸鸡、烧烤、奶茶这些高脂食物会变得格外诱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
事实上,沉溺于高脂食物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制力太差,而是大脑已经“失控”了。有研究表明,连续三天吃高脂食物后,下丘脑可能会受到刺激并出现炎症,使控制食欲的神经元过度活跃,进而导致我们越吃越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