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降低,葡萄冬季管理也早已被提上了日程,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做好冬季管理,提高葡萄来年的产量和品质,这里有以下几点冬季管理要点提示:
进行清园消毒。葡萄修剪结束后,需要清除园内所有的枯枝落叶和剥除主秆、主蔓上的老皮进行集中烧毁和深埋,减少病源。然后,用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对园内的地面、棚架及植株全面进行一次喷雾消毒。2月上旬植株芽绒球期时再用0.5—1度的石硫合剂加0.2%五氯酚钠重复喷雾一次,铲除病源。
石灰氮处理枝芽。大棚葡萄冬季修剪后要用15%—20%石灰氮液处理葡萄枝芽,可促进葡萄早萌芽 3—5 天 ,提 高 萌 芽 率30%左右。处理时间在12月底至次年元月上旬最佳,建议在晴天中午进行。
掌握时机进行盖棚。盖棚时间的早晚,直接关系到葡萄果实成熟的迟早。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盖棚不能过早也不可太迟,若过早盖棚葡萄的自然休眠时间不够,需冷量不足会引起萌芽率降低,过早地萌芽抽梢还会遭到早春倒春寒的威胁引起枝梢冻害。但盖棚过迟显示不出提早栽培的效果。本地盖棚的时期根据不同栽培品种特性适当调整,需冷量短的品种如金星无核、早玉、紫玉可于1月上旬盖棚,需冷量长的品种如藤稔、夏黑、京亚可于1月中下旬盖棚。
科学肥水管理。葡萄盖棚后及时灌足一次水,全棚封闭,萌芽前一周亩施15千克尿素或30千克碳铵加3千克硼肥,施后再灌水一次。同时用0.5%尿素液对葡萄枝芽进行一次喷雾,促进萌芽和提高萌芽率。
留意温湿度控制。盖棚后全棚封闭,相对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温度控制在35℃以下,如超过临界温度要适当放风降温,湿度低于90%时,对葡萄枝蔓进行喷水,提高相对湿度。
萌芽后至绒球期温度则要控制在30℃以下,低于临界温度要采取保温措施,如进行双膜覆盖(即大棚内植株枝架上再盖一层膜、大棚膜上夜间加盖一层无纺布等)。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若湿度过高可在园内保护行覆盖地膜,既降低湿度又可提高地温,调节上下生长平衡。
据《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