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有点儿魔幻。
全国经济中心上海仍在封控中,冒出来的各种消息简直匪夷所思——4月16日,有部分上海居民晒出了自家收到的物资,里面的猪肉非常不新鲜,而且大多肉块都带着猪奶头。
因为物资实在短缺,不少居民没办法,只能吃下这些不新鲜的猪肉。
3天后,这件事迎来了反转——4月19日,上海公安通报了梅陇镇两名干部被免职一事,原因是梅陇镇发放的猪肉物资确实是变质肉。
警方的通报直接给站长看破防了,3名犯罪嫌疑人花300多万买来了一批劣质猪肉,以次充好,用760万的价格倒卖给梅陇镇政府,最后成了居民手中的散发着异味的奶头肉。
300万买进,760万卖出,一来一回,这收益率就超过了153%——这收益率多少家房企加起来都赶不上啊。
就在奶头肉事件曝光不久,上海警方又通报了另一起案件,还是跟菜有关的。
犯罪嫌疑人高某从4月10日以来,大量囤积青菜、鸡蛋、鸡、鸭等食品,然后高价对外销售。
就这么短短几天的功夫,他赚了150万。
离谱二字,站长都已经说倦了。
表面来看,上海的疫情一天一个样,封控这么多天,确诊人数仍在不断递增;往深了看,上海物资短缺,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很多瓜果蔬菜就烂在了外边。
眼下4月已经过去大半,然而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却依然是解封无望。
就在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了。
经济增速放缓,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高,民众就业压力明显增大。
在内忧外患之下,老百姓也不得不捂着钱包过日子,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也是大不如前。
官方倒是想着救市,从4月13日就开始放出降准的信号,一度整得市场还挺激动的,股市难得迎来了高开高走的喜大普奔场面。
然而,真等到4月15日降准落地那一天,曾经雀跃的人群集体陷入了懵逼——降了个寂寞。0.25个基点的降准力度属实太小,不知道是不是高层顾忌太多,吹了两天的风,结果就砍下这么一小刀,不痛不痒的却后劲贼大,像极了我在A股默默流过的泪。
这周股市一开盘,市场果然如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态度,股市一路失守,上证指数已经跌下3200点,一时间让我恍惚间梦回2020年。
在2022年,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守住钱包不买股票基金,就可以赢过99.9%的投资人!
房地产这边更是不必多说,楼市现在有多凉,相信大家都有所察觉。房子卖不动,烂尾楼遍地都是,惨,惨,惨。
前段时间,站长写长沙的烂尾楼,就有读者在后台私信站长,说长沙是买房等同于维权。这位粉丝之前在华晨地产买了房,华晨地产是湖南株洲本地最大的开发商,2021年华晨地产宣告破产重整,这也意味着这家房企在长沙的项目全都烂尾了。
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辛苦钱搭进烂尾楼里,敢在这个时候去买房的人,都是冒着当散财童子的风险去救市的,他们像金子一样宝贵。
房地产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必须要有很多人参与近来,才能把这个游戏玩下去。一旦游戏玩家陆续离场,那么坐在游戏桌前的人也会耐不住性子。民间对于房价没了预期,房地产这事就难搞了。
现在老百姓不愿意买房了,房企自然也就萎了,于是开发投资大不如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住宅投资20761亿元,增长0.7%。
跟GDP一样,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速也出现了明显放缓。
至于放缓的原因,想必不用站长多做赘述,楼市不行了,松绑、降价这些小打小闹的手段都救不动了,本就泥潭深陷的开发商根本不想往里再投钱了——再说也压根儿没钱了。
很多人可能都没关注过房地产公司的裁员情况。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房地产裁员的消息其实层出不穷。
恒大在春节前精简了一大批高管,留下一堆拿底薪的员工,美名其曰“节省成本”。世茂要进行架构调整,整体裁员率达到40%,有些部门的离职率更是高达80%,基本就是一锅端了。
除了地产圈里人,外界没人关心到底有多少地产人被裁了。就像“双减”后,有众多教育机构从业人员瞬间丢了饭碗,但时代依然奔流向前。同理,现在的上海有很多人已经在家隔离了几十天,他们的生计会受影响吗?工作岗位还会等他们吗?在宏大的命题下,你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
说回房企,现在高层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投到销售岗,投拓做销售,高管做销售,一切只为了能把房子卖出去。
只可惜,该卖不出去的房子,还是卖不出。
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