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相信大家对这个场景很熟悉:
肠胃不舒服,家里人给你说要清淡饮食;生病住院,医生建议你要清淡饮食;大病初愈,你还是要清淡饮食。
就连夏天太热没胃口,不少人的想法也是吃的清淡一点就好多了……
而对于清淡饮食,很多朋友的做法都是“尽量吃素,不能吃肉”,或者就是熬一锅清汤、煮一碗白粥。
其实,这样的吃法不但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会造成营养失衡,导致体质下降。
那么,为什么医生还要建议你清淡饮食呢?是不是我们对清淡饮食有什么误会?一起来看看吧。
一、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发病率却大幅上升。
据统计,中国高尿酸全国发病率13.3%,约有1.7亿人;糖尿病有1.14亿人、高血压2亿人、高血脂3亿人……
大多数人都认为,饮食油腻、脂肪过多是造成四高疾病的主要元凶。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应该饮食清淡,他们把吃肉视为洪水猛兽,而多吃素当成一种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
可实际上,吃素并不等于清淡饮食。
相反地,吃素很难达到营养均衡,最易出现微量元素补充不足,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越来越差的情况。
我们知道,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体的七大基本营养物质,缺一不可。
任何一类物质的缺少,都会导致身体营养的不均衡。
而医生口中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营养充足并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并不是只吃素。
之所以会有吃素有助于健康的假象,是因为素食者比肉食者更注意养生,很少有吸烟、喝酒、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
而且一些衣食无忧的纯素食主义者,会按餐服用营养师配的营养补充剂来保持健康。
然而那些被蛊惑的普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人也没有条件保证充足的营养搭配,来预防营养不良,身体反而越吃越差!
其次,清淡饮食也并不是“稀饭白粥”、“水煮青菜”这样的“吃草”式饮食。
清淡饮食是相对于“肥汁厚味”而言的,大家都知道,这里的“肥”指的是油腻的动物性食物,但很多人忽略了, 过多植物油的使用,也是“肥”。
也就是说,即使只吃菜,烹饪过程中放了过多的油,也不能算清淡饮食哦!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清淡饮食,那就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 正确的烹饪方式。
现在,你明白清淡饮食和吃素的概念了吗!
二、
为什么生病了要饮食清淡?
你有没有发现过,生活里我们一感冒、发烧、咳嗽肺炎、上吐下泻,和身体有其他炎症时,不管医生还是家里人,都让我们清淡饮食,减少食量。
按理来说,生病正应该多吃东西来补充身体缺失的营养,才能好的更快。
那为什么生病了,反而要清淡饮食呢?
首先上文已经说过了,清淡饮食并非不吃肉,只吃素,而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
其次,清淡少食也是人体免疫功能自我调节后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免疫功能,白细胞组成的防线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而白细胞就存在于人体每天流动的血液当中。
身体中,血液就像河流一样,每天奔腾不息,直到身体死亡的那天。
如同河流会裹挟泥沙流经各地一样,血液也会携带着氧气和各种由肠胃分解而来的营养物质。
当血液在全身流动的时候,它会把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送给身体的每个组织或器官,同时把二氧化碳这样的废料带走。
如果我们在生病的时候,吃的很油腻,血液就会充分吸收营养,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素也会趋于饱和。
同时,油腻的食物分解后也会产生很多血液垃圾,比如糖分变多,就会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血脂太多,就会导致血管硬化、管腔狭窄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时,血液里的白细胞工作效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路过的一切病菌、过敏原,甚至是体内产生的癌细胞,就会偶有疏漏。
相反,当我们身体生病后,如果保持饮食清淡、控制食量,血液中被分解的垃圾物质就减少了,白细胞的战斗力自然大大增强。
就如同我们运动前不能吃的太多、太油腻,只需要吃7到8分饱,就可以发挥出最佳水平一样。
如此看来,清淡少食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最重要的是,清淡饮食也是为了保护肠胃功能的正常,让它们能够规律的进行消化、分解食物的工作。
如果我们没胃口,肠胃消化功能变差,人体就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去对抗疾病。
而清淡饮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肠胃的刺激,从而对肠胃起到养护作用,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降低,同时还能有清理肠道的效果。
三、
如何科学的清淡饮食?
清淡不等于无肉、无味、无油、单一,它应该是食材全面、营养均衡的。
同时,健康的烹饪方法最能体现食物的真味,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
所以想要真正的清淡饮食,科学合理才是王道。
1
保持食物的平衡性和多样性
肉类菜能给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脂肪酸和矿物质铁等;素菜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还有植物化学物质。
如果是想多吃点“好的”,也要尽量达到荤素1:1,最好是1:2的比例,并且保持平均摄入每天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具体到每天的饮食,推荐吃 3~4 种谷薯杂豆类主食,4~5 种蔬菜和水果,2~3 种肉蛋鱼,2~3 种奶及奶制品、大豆、坚果等。
图源:央视新闻
2
丰富主食,少油少盐
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吃的都是精制加工的主食,包括现在的“精白细软”米面,可精加工的同时,许多营养成分也被加工没了。
这里建议多用粗粮和豆类当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如在白米白面中加黑米、大豆等;
小编还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等,这样营养更丰富。
清淡饮食不仅要少油,更要保证多种油患者吃,比如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经常换着吃,每日烹调用油以25克为宜。
炒菜时,可在菜肴快出锅时加盐,既保证味道又减少食盐用量,成人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5克。
除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豆酱等所有咸味调味品都含有大量钠,应该要少吃。
3
管住嘴,迈开腿
长期坚持运动,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增加脂肪消耗,利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
年轻人的话,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跑步、骑车、游泳、爬山等运动。
中老年人的话视个人体能状况,可以进行慢长跑、广场舞等运动。
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随便动几下就够了。
天天吃素,那不是“饮食清淡”,那是难为自己。
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别再犯傻,整天可怜兮兮的喝着无味粥,吃着白菜叶,学会正确的“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