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我儿时书柜内的必备读物,更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假期视觉盛宴。这部小说以“唐僧西行取经”这一史实为蓝本,经过文学手段的加工,描绘出了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炼成佛的画卷。杨洁导演执导的86版央视西游记更是活跃在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幕上,每天在脍炙人口的《敢问路在何方》声中留下了期盼。
所以,我至今对《西游记》里面的每个故事都记忆犹新,每个人物都能加以描述,而今步入护理殿堂,蓦然回首,原来我们正在上演一出活生生的《西游记》。
护理离不开合作,合作就离不开团队。这是我老师教给我的一句话,在我看来,这是至理名言。用世俗的眼光去看的话,唐僧师徒四人,只有唐僧是正儿八经的凡人;孙悟空则是个劳改者,他为了弥补当初犯下的滔天大罪,必须用劳动来改造自己;猪八戒就更是臭名远扬了,色性不改,曾经风华绝代的天蓬元帅被贬下凡,到了高老庄还被人嫌弃是猪妖;沙和尚生性木讷,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被王母逮住重罚,流沙河里从此苦海无涯。
图文无关
但是,就是这样看起来粗劣的团队却能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垂青,委以重任,赢得真经,这岂非偶然?我想,他们赢就赢在“合作”上。各施所长,相互补充。每次在关键时候,唐僧总处于核心地位,树立起团队管理者榜样,维护好团队良好形象,孙悟空做先锋,谋求业绩发展,八戒沙僧做后援,保障物质供应,缓和护患关系。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知人善任。
在挑选事业团队的人选时,菩萨深知瑕不掩瑜的道理,用才不用人,不在乎是猢狲还是猪猡,是否先天愚钝还是后天有错,菩萨能把别人不能用,甚至是不能接纳的角色都融入自己的队伍。
我们的临床护理团队也就是这样的,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们在构建护理队伍时,不必要一刀切式的去选取人力资源,每个科室的护士一定是各有千秋的,有像孙悟空那样的工作能力强大的职场高手;有像唐僧这样的沉稳老练的“教条主义”;有像沙僧那样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孺子牛”;也有像猪八戒那样好逸恶劳,偶尔活跃气氛的“小九九”。但是科室要想正常运转起来,各色的人群,都不可或缺,需要彼此互相配合,相互促进。
从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西游记》,它告诉我们的是:要挥洒个性、形成特长,练就一种内发于心,外化于行的工作热情,全凭这股“丹田气”,让我们走过漫漫护理路,帮助无数的患者战胜病魔,数十年如一日的走过来,我们又何止十万八千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部《西游记》,我们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春夏秋冬,迎来日出,又送走晚霞,唐僧师徒只取真经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卷,而我们护理一生,又岂止九九八十一难,写下的经书怕也都可以堆成了山。
往细微处看,我们的护理工作与师徒四人的取经大业更是何其的相似,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这其实就和我们的交接班是一样的,上完一轮班,还有下一轮,送出患者,又要接进一位患者;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就是护士头上的紧箍咒,无须时时挂在嘴边,却不可一日不用;“护士长”就是唐僧肉,听着都让人觉得垂涎,但是不经十世修行的原体,哪来这金蝉子的化身,况且因为这身肉,唐玄奘无时无刻不如坐针毡;途经女儿国,就是我们护理职场的分水岭,是一如既往的走下去?还是安逸的留下来?面对外界的冷眼嘲笑,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护理和取经一样都是宏伟事业,不仅需要一样的攻坚克难,更需要一样的执着拼搏。有道是:路迢迢,又何止十万八千里,披荆斩棘,一路将病疾荡涤;回首望去,多少往事历历,却凝结下一片真情依依,看护理一生,你我原来西游一记。
作者:何松锦
图片:作者提供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